小乘律藏所说之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具足戒中,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条。比丘尼戒有叁百四十八戒条。是為小乘行人之所受持者。然在印度我国及日本之古代,大乘行人亦皆受此具足戒,以成戒学,何则,此具足戒,虽為小乘律所说,然由大乘言之,则為所谓叁聚净戒中之摄律仪戒...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五戒十戒中有妄语戒。禁制一切之妄语。又具足戒中分大小之二,在四波罗夷中為大妄语戒。在九十单提中為小妄语戒。大妄语者,不得圣道,言我得圣道,或受天龙鬼神之供养等,总说过人之法也。小妄语者,谓其他一切不实之言语。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类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之称目也。此有篇门与聚门之别,篇门者,依结成之罪果及急要之义而区别為五篇,聚门者,类聚其罪性及因罪(犯波罗夷僧残二罪而未成者曰偷兰遮),而為六聚七聚八聚也。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智慧之功能也。高僧传六曰:「藉慧能於前因,发胜心於旷劫。」 又(人名)禪宗东土第六祖也。姓卢氏,叁岁丧父。及长,家益贫。採薪贩卖养母。一日入市,闻人读金刚经。问其所得,謁蘄州黄梅山五祖弘忍禪师。五祖问曰:汝从何处来?答曰:岭南。师曰:岭南人无佛性。能曰:人即有...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午前之食,谓之时。午后之食谓之非时。沙弥之十戒,有不过中食。比丘之具足戒,有非时食戒。故出家之僧尼,总不可受非时食。后呼斋非时為斋供非时之称者,非也。善见论十六曰:「非时食言是时食。」寄归传叁曰:「时非时,且如经说。」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翻邪叁归為一,重受叁归有四:一、五戒之叁归,二、八戒之叁归,叁、十戒之叁归,四、具足戒之叁归。受诸种之戒时,必先受叁归。通為五种。释氏要览上曰:「毘尼母云:有五种叁归:一、翻邪,二、五戒,叁、八戒,四、十戒,五、具足戒。」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五种叁昧耶中第叁叁昧耶,学法灌顶也。灵妙疏下曰:「阿闍梨灌顶者,行传法阿闍梨灌顶也,如律中受具足戒。持明灌顶者,如律中未受具戒者,但自作本尊真言印念诵,不得广行学也。」梵Vidyādhara-abhiśekha。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二卷,失译。叙大爱道叁请出家。不许。遂依阿难之强请始许之,说八敬法,十戒,具足戒,及其他比丘尼种种之要法。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谓未受具足戒者,住於受具足戒之比丘眾中,共僧事也。寄归传一曰:「不思咽咽当有流浆之苦,谁知步步现招贼住之殃。」行事钞上叁曰:「四分云:為比丘与外道相滥,佛令问何时何月何和尚闍梨等,即知佛法与外道俗人有异,勘问知非贼住。」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十种得戒缘之一。谓边国以僧侣少,不能从正式行叁师七证之十人受,故减人数,以四僧眾与一羯磨师,作法授戒,依之而得具足戒也。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佛所制戒律之法。辨於戒之四科。见[戒]条。 又(杂语)佛弟子所受之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此中在家之人有五戒,八戒,出家之人有十戒,具足戒。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受具足戒未满十夏者之称。又弟子之称。又沙门谦下之称寄归传叁曰:「西方行法,受近圆已去名鐸曷罗,译為小师。满十夏名悉他薛攞,译為住位,得离依止而住。」释氏要览上曰:「亦通沙门之谦称也。」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年满二十受比丘之具足戒也。二十岁下不许。随机羯磨曰:「律本年满二十者,能耐寒热风雨飢渴持戒一念,七十岁已下有所堪能,是丈夫位。」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对於无漏之道具戒而名有漏之诸戒為俗戒。法苑珠林曰:「夫戒有叁种:一是俗戒,二是道戒,叁是定戒。五、八、十,具戒等為俗戒。」又对於十戒具足戒之出家戒而称五戒八戒之在家戒為俗戒。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