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条搜索结果

叁归

叁归者在家入道之戒法,宜自师之。其之之法,先懺悔从前之邪非,起淳净之信,一心合掌随师口授一归,而己亦唱一归。如此叁周叁归,谓之叁归。释氏要览上曰:「阿含经云:於归戒前先须懺悔,然后叁归。」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想定

灭尽定之异名。使六识之心心所都灭而不起,故名為灭尽定。然其加行方便,特厌之心所与想之心所二法而务灭之。故从加行而名為灭想定。唯识论七曰:「由偏厌想亦名灭彼定。」同述记七本曰:「彼心心所灭,名灭定。恒行染污心等灭故,即此亦名灭想定。」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10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梵语叁昧Samaya,一译正。叁為正,昧為也。是禪定之异名。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如明镜之无心现物也。大乘义章十叁曰:「离於邪乱故说為正,纳法称。」探玄记叁曰:「纳法在心名為正。」观经玄义分曰:「言正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叁昧...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罗睺罗

法华经人记品曰:「尔时,佛告罗睺罗: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菩提心戒仪

弟子某甲等 稽首归命礼 遍虚空法界 十方诸如来 瑜伽总持教 诸大菩萨众 及礼菩提心 能满福智聚 令得无上觉 是故稽首礼 礼佛真言曰。 唵萨嚩怛他孽多(引)跛娜满那喃迦嚧弥 次应运心供养。 弟子某甲等 十方一切刹 所有诸供养 花鬘灯涂香 饮食幢...

菩提心戒仪》 / 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1498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

立僧首座奉堂头之命或普说或入室,堂头先送牌於其人,立僧谨之,名曰牌。其后或普说或入室。见象器笺十一上。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者领纳外境也。境有顺违俱非之叁,故有苦乐捨之叁:一、苦,领纳违情之境而起苦恼之感者。二、乐,领纳顺情之境而起适恒之感者。叁、不苦不乐,又曰捨,领纳不适不顺之境而苦乐之感共捨离者。俱舍论一曰:「蕴,谓叁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又曰摄取。佛以慈心摄取眾生也。胜鬘经曰:「愿佛常摄。」唐华严经二十八曰:「普能摄一切眾生。」止观十曰:「夫佛有两说:一摄,二折。」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戒给牒

谓出家戒者由官给与其度牒也。稽古略叁曰:「宋宣宗大中十年丙子,勅法师辩章為叁教首座,初令僧尼戒给牒。」见[戒牒]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七种

一、相触胎,谓女人月水生时。喜乐男子。若男子以身触其身份。即生贪着而便怀胎。是名相触胎。 二、取衣胎,谓如优陀夷。其妇出家。分别已久。优陀夷往到妇处。两情欲爱不止。各相发问。欲精污衣。后即怀胎。是各取衣胎。(梵语优陀夷。华言出现。日出时生故。) 叁、下...

《三藏法数》 / 376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者领纳也。谓六根之识,领六尘之境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一、忧,谓心于违情之境,而煎逼之忧,是名忧。 二、喜,谓心于顺情之境,而忻悦之喜,是名喜。 叁、苦,谓身于...

《三藏法数》 / 178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生藏

生,即生如来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谓善财童子于华严会上第叁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生藏,若能修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生藏海。愿一切菩萨示现生,我皆亲近,是名生藏也。(菩萨,梵语...

《三藏法数》 / 776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职灌顶也。见[灌顶]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五道生经

法苑珠林八十六所引,今藏经中无之。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明灌顶

又云学法灌顶。五种灌顶之一。见[灌顶]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