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条搜索结果

五重唯识

见[唯识观]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唯识演秘

具名成唯识论演秘,唯识叁箇疏之一。七卷,唐朴杨大师智周作。释唯识述记。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唯识圆教

南山所立叁教之一。大乘之深教也。见[叁教]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唯识枢要

具名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唯识叁箇疏之一。四卷,唐慈恩作,解成唯识论中之要义。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唯识开蒙

二卷,元释云峰集。是书不列正文,仅将论文中紧要之处撮為标题一百五十,设為问答:以畅其旨,故云开蒙也。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唯识论述记

六十卷,唐慈恩窥基撰。石埭杨文会曾為之序云:有窥基法师者,奘公之高弟也。亲承师命,翻译成唯识论。会萃十家而成一部,并以闻於师者着為述记。学相宗者,奉為準绳。迨元季而失传,五百年来,无人得见。好学之士,每以為憾。近年四海交通,得与日本博士南条上人游。上人以此书赠...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唯识

具名唯识叁性观。叁性者何?一曰徧计所执性。执在心外之我法性是也。二曰依他起性。种子所生之因缘法是也。叁曰圆成实性。依他起性所依之实体,真如是也。分别此叁性,则以徧计所执性,係心外之法,非有而遮遣,依他圆成,係心内之法,非空而观照,是名唯识叁性观。唯者简持之义,...

《佛学大辞典》 / 581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五重唯识

法相宗所立。观万法唯识之理,有由浅至深之五重。见[唯识]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唯识

对生灭变化下八识之相唯识,称常住无相之真如曰性唯识。 又五重唯识之第五遣相证性识也。参照[唯识]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唯识论随註

一作成唯识论随疏,十卷,明西蜀高原大师原着。御生氏明善,亲受业於高原。於法席之次,啟请随文以疏其义,高原许可。述至第七卷,明善逝世,嗣法门人慧善续成之。吴淳斋父子刻行后,仁和龚定菴曾脩补印行。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总门唯识

五位各别,不立唯识之义,以一切诸法不离识之一义,说唯识之理也。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唯识宝生论

五卷,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唐义净译。护法菩萨造,释天亲所造之二十唯识颂。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瑜伽唯识

瑜伽论与唯识论也。即印度之空宗有宗。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五法事理唯识

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以心為识之自相故也。乃至无為為识之实性故也。见[五法]条。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识实性唯识

就法相宗以心心所等五法观為唯识言之,观第五之无為法,即圆成实性,此谓识為实性之唯识也。唯识论七曰:「识自相故,(中略)四实性故。」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