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於事惑而言。我见边见等见惑,迷惑於四諦之理,谓之理惑。贪瞋等思惑,迷惑於世间之事相,谓之事惑(就藏通二教而论)。又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使不显发,谓之理惑。见思之惑,能覆空寂之理,尘沙之惑,能障化导之事相,谓之事惑(就别圆二教而论)。见玄义释籤六。...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法之道理也。於世尊之说法与实行之训诫,同时有四諦十二因缘八正道等组织之教,是属於教理者也。后於论藏之形式,尤明白作製教理之面目。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Nirodha-āryasatya,四諦之一。梵曰尼楼陀,译曰灭。灭為灭无之义。以择灭无為(即涅槃)為体。涅槃者,生死因果灭无,故曰灭。此理真实,故曰諦。法界次第中之上曰:「灭以灭无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累,故名為灭。」法华玄义二曰:「二十五有子果缚断是灭諦。」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有叁种:一、小乘之说。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因示人空,而分析一有情為六大者。中阿含四十七多界经,所说六界是也。俱舍论一曰:「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二、大乘因示法空故说六大。是名徧到空。仁王经上曰:「色受想行识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十二因缘空。」同天台疏中曰:...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云不二正观。叁论家之目。就諦理而谓之八不中道,就观解而谓之无得正观。八不即无得,中道则正观也。中道之理,為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故正观之智,无生灭一异等所得也。叁论玄义曰:「通论大小乘经。同明一道,故以无得正观為宗。但小乘教者正观犹远,故就四諦教為宗。大乘正明...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以譬释迦如来潜报身之体而垂丈六之应身,说小乘四諦之教者。法华经信解品曰:「即脱瓔珞细软严饰之具,更着麤弊垢腻之衣。」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俱舍论所说教证二法之一。四諦十二因缘六度声闻缘觉佛种种差别之道法也。俱舍光记二十九曰:「证法者,谓声闻缘觉如来叁乘菩提分法。」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法相宗立叁时教,以一切之小乘教為世尊初时之说法有教,诸部之般若经為第二时之说法空教,华严法华等之诸经為第叁时之说法中道教。空教谓明诸法皆空之理之教法也。唯识述记一本曰:「彼闻四諦,虽断我愚,而於诸法,迷执实有。世尊為除彼法有执,次於鷲岭,说诸法空,所谓摩訶般若...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Mārga,译為道。因中之道,四諦中之道諦是也。若果中之道,则名為菩提。大乘义章十八曰:「道者,外国名曰末伽,此翻名道。菩提胡语,此亦名道。(中略)因中之道名為末伽,果中之道说為菩提。」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