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条搜索结果

十种利益

谓修菩萨行者善能修习禅则万缘俱息性现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二行慈境界】谓菩萨习诸禅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 【叁无...

《三藏法数》 / 467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供佛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二愿,使他方国土菩萨眾皆住於叁昧得供养十方诸佛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眾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叁昧,住是叁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中得供佛,是散并行也。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法界

两部之大日,同以六大法界為自证叁昧故名法界。金刚界之大日印,金刚顶谓之智拳印者,是两部差别门也。若依通门,则金刚界之大日亦名法界印。无畏之尊胜轨名此智拳印曰法界印。因之法界通於两部之大日。见秘藏记钞叁。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八正道之一。 又正聚之略。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种

见[叁昧]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不动

不动尊所住之禪也。大菩提心為体,大菩提心,本性清净,无為寂,故谓之不动。底哩叁昧耶经曰:「不动者是菩提大寂义也。」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说妙法决业障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法界藏殿诸佛所会无边道场。与大比丘众菩萨摩诃萨俱。时此道场有一夫人。名曰功德庄严开敷花。合掌向佛退坐一面。 尔时夫人白佛言。若有初修行菩萨。何等之人非善知识不应共住。佛告夫人。若三界中梵释四王沙门婆罗门。皆与修行菩萨为善知识。惟除声闻非善知...

《说妙法决业障经》 / 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译 / 1335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法光

初地之菩萨证此,放大法之慧光,是故名法光。唯识枢要上本曰:「无着菩萨亦登初地,证法光,得大神通。」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恒沙

多如恒河沙数之禪。乃地藏菩萨每日晨朝所入观眾机之禪也。玄奘记十轮经一曰:「此善男子,於一一日,每晨朝时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往生要集上末曰:「地藏菩萨,每日晨朝入恒沙,周徧法界拔苦眾生。」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善义

唐善导撰。四帖疏之第叁。释观无量寿经正宗分十六观中之善十叁观者。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说法乘义决经卷下

尔时世尊复告勇猛甚深比丘言。如来所现三十二相金色之身。皆由过去修种种行之所感得。亦为汝等。分别解说。时比丘众唯然谛听。佛言。所谓诸佛世尊。经无量劫。修菩萨行。于戒禁忍及惠舍中善能安住。坚固平等故。感得足下平满之相。有情苦恼。方便救护。孝顺父母。严饰布施。未尝退...

《佛说法乘义决经》 /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济法师金总持等奉诏译 / 1901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色界之四禪与无色界之四空也。四禪者,第一初禪(新译云初静虑次下同),得生於初禪天之禪也,此具寻与伺之二心所,喜与乐之二受。第二第二禪,得第二禪天生果之禪也,此无寻伺,但有喜乐之二受。第叁第叁禪,得第叁禪天生果之禪也,此但有乐受。第四第四...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修禪

修行禪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之库藏。千手陀罗尼经曰:「诵持此陀罗尼者,(中略)当知此人是禪藏,百千叁昧常现前故。」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性二乘

性声闻与性缘觉也,即五性中之前二性。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