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如来出兴於娑婆世界之本意也。圣道门诸家以法华之开权显实开迹显本為出世之本怀。因法华经方便品:「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故也。又净土门诸师以无量寿经念佛往生為出世之本怀。因无量寿经:「如来以无盖大悲矜哀叁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安心者,谓叁心,起行者,谓五种正行等。此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称之為心行具足,又曰显行具足。净土宗谓此二者不具,则不得往生。即发叁心,安心决定之后,修念佛等行也。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之文有乃至十念,善导之观念法门及往生礼讚释為下至十声。选择集上曰:「问曰:经云十念,释云十声。念声之义如何?答曰:念声是一,何以得知?观经下品下生云: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声即是念,念则...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心念佛,佛随逐於吾身,犹如染香气之人身有香气也。楞严经五曰:「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歷生不相违越。若眾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横与竪也。与纵横同。次第曰竪,不次第曰横,又亘於时间曰竪,空间曰横。例如法华文句九曰:「若但性德叁如来是横,修德叁如来是纵。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今经圆说不纵不横叁如来。」又选择决疑钞叁曰:「若横若竪,具足叁心,而行念佛者,百千皆生,万无一失。」皆有次第不次第...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四十八愿之第十九愿,谓念佛行者临终时,阿弥陀佛与大眾共现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之愿也。智光谓之為命终现前导生愿。慧心谓為临终迎接愿。静照谓之為临终现前愿。真源谓為圣眾来迎愿。了慧谓為来迎引接愿。见无量寿经钞叁。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又曰如法念佛。以净土行者於日日之行法常不能勇进,故或一日二日叁日乃至七日,或十日乃至九十日為期而勤行念佛,是曰别时念佛。见观念法门,往生要集中末。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云栖大师,名祩宏,字佛慧,号莲池。初為儒生,叁十后,出家,行脚多年,住於杭之云栖,建创禪林,励念佛,严戒律,寿八十一、明神宗,万历四十叁年示寂。着书叁十二种。见续稽古略叁。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即契合之义。净土论註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秘钞七曰:「相应字,汎指契合义。」然梵语有二:一欲吃多Yukta,谓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应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祇,谓契合於理也。如瑜伽论瑜伽宗之名及叁密相应,境智相应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為梵语根Yuj之...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一、色光,為佛身所发之光明,眼可见者。亦名身光。二、心光,為佛心所发之光明,常照护眾生者。往生论註谓之智慧光。六要钞叁末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体各别。只就义门,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摄受之心所照触光名心光,是念佛行相应佛心。其佛心者,慈悲為体。(中...
《佛学大辞典》 / 310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观佛叁昧之异名。一心称佛之名号曰口称叁昧。观念净土之依正二报,曰观佛叁昧,或定心叁昧。观佛之目,对於口称之名号而言。定心之称,对於口称之散业而言。此定心口称之两叁昧,总為念佛叁昧。观念法门曰:「若得定心叁昧及口称叁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出种种之宝之并树也。在於极乐。阿弥陀经曰:「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华严经论一卷,后魏灵辨造。华严游意一卷,隋吉藏撰。华严还源观科叁卷,隋吉藏撰。华严经合论一百叁十卷,唐李通玄造论,志寧釐经合论。新华严经论四十卷,唐李通玄撰。华严经大意一卷,唐李通玄造。华严经决疑论四卷,唐李通玄撰。华严经骨目二卷,唐实叉难陀撰述。华严法界玄镜...
《佛学大辞典》 / 1318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别时修行之念佛,以定心见佛為目的。為欲叁昧发得,於此世拜佛身,故定二七日,叁七日,或九十日等期限,入道场专心称名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善导观念法门明念佛之行者,得五种增上缘,其中第二為护念得长命增上缘。谓现生為佛护念,得长寿之强力因缘也。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心忆念佛也。法华经寿量品曰:「诸薄福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此言,诸比丘!如来虽可得见,斯眾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於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於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莲宗九祖之第七祖也。宋淳化中住南昭庆。慕庐山之风,结净行社。士大夫与会者百二十人,王文正旦為之首。比丘及千人焉。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端坐念佛,见佛来迎,泊然而化。年六十二。见莲宗九祖传略。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莲华之臺座。佛菩萨之臺座。观无量寿经曰:「自见己身,坐莲华臺。」法华讚上曰:「专心念佛坐华臺。」大日经疏十五曰:「如世人以莲华為吉祥清净,能悦可眾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门力之身,坐此华臺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有二种: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修行法,谓之念佛叁昧。是因行之念佛叁昧也。二、為此叁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叁昧。是果成之念佛叁昧也。因行之念佛叁昧谓之「修」,果成...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谓观无量寿经之经宗有观佛為宗与念佛為宗之两宗也。念佛為宗者,观无量寿经之显义,释迦教之经宗也。观佛為宗者,观无量寿经之隐义,弥陀教之经宗也。此為善导之玄义分所说。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日本良忍所弘通之念佛也。谓我念佛之功德,融通於一切人,一切人念佛之功德,融通於我。且念佛之功德,融通於一切行,一切行之功德,融通於念佛之一行,一切之功德,於此圆满,而往生净土也。见融通圆门章。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又云同类善根。谓五正行中读诵,观察,礼拜(前叁),讚叹供养(后一),之四种助业也。此等与称名念佛,虽同為往生净土之正行,然非正定之业而為助成称名之业,故称為同类之助业。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於十界中,独观念佛界之真理,断他九界之妄法也。天台别教,华严圆教之所说。观音玄义记叁曰:「通别人缘理断九。」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示念佛叁昧之胜德以六譬:一,长者阎浮檀那紫金之喻。二,王宝印之喻。叁,长者如意珠之喻。四,仙人善况之喻。五,力士髻珠之喻。六,劫末金刚山之喻。见往生要集下末。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日本见真大师所立二土之一。方便者,对真实而言,化身土者,对真佛土而言。為摄以自力修诸行,及行念佛而愿求净土者,弥陀如来权现一种之净土,使之往生也。其土非真实之报土,故曰方便,以化身佛為教主,非报身所居之土,故曰化身土。如观经所说十叁观所观之净土及九品土。又菩萨...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念佛往生弥陀净土之人,皆在莲华内而生,恰如母胎,故曰莲胎。莲宗宝鑑八曰:「当生净土,入彼莲胎,受诸快乐。」五会讚曰:「十念莲胎虽住劫,华开还得悟无生。」元照观经疏下曰:「当知今日想佛之心,相好果德,悉已具足。莲胎孕质,即是此心。果证菩提,不从他得矣。」小经闻持...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谓念佛為胜于一切餘行之净土往生业因也。乐邦文类二曰:「功高易进,念佛為先。」选择集曰:「往生之业,念佛為先。」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使念佛之眾生往生西方净土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观无量寿经流通分之说相。於正宗分释迦开要门,弥陀彰弘愿,二尊所教,各自异别。至流通分,释迦上来说要门之定散二善,以弘愿之念佛,附属阿难,故释迦之发遣与弥陀之招唤全然一致,二尊所教,同為念佛之一道。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念佛行者命终时,阿弥陀佛,遣极乐净土之圣眾,迎入净土也。安乐集曰:「命终之时。即得现见阿弥陀佛与诸圣眾住其人前得往生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见因解悟百千门条。(CBETA註:查无此条,参考《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中.下》卷3:「彼国眾生常快乐 叁恶六道不曾闻 一念一时随眾听 闻一悟解百千门」)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举止动作,谓之四威仪。心地观经曰:「行住坐卧,受诸苦恼。」观念法门曰:「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往生要集下本曰:「今劝念佛,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由弥陀大悲愿力之回向,信心发得,入於念佛叁昧,一生造恶之凡夫身亦直往生於极乐也。或谓行口称念佛,心念不乱,往生极乐。或谓以定善散善之回向而往生,皆以念佛為本,故概称往生弥陀佛国者,曰念佛往生。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又名叁昧王叁昧。又曰叁昧王。叁昧中之最胜者。首楞严定之异名也。放光般若经一曰:「其叁昧名叁昧王,一切叁昧,悉入其中。」智度论七释之曰:「云何名叁昧王叁昧?此叁昧於诸叁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缘无量诸法,如诸人中王為第一。(中略)一切诸叁昧,皆入其中,故名叁昧王叁昧。...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时為十二时。处為净处不净处。诸缘者,止观四之二所谓「息诸缘务者,生活人事伎艺也」是也。往生要集下本曰:「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所缘,修之不难,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杂修异类之行业也。俱舍论二十四,名有漏定与无漏定相杂而修,為杂修定。文曰:「如是有漏,中间剎那前后剎那无漏杂,故名杂修定。」又唐善导於往生净土之行,分别五种之正行与五种之杂行,正行中第四之念佛為正业,他為助业,念佛之一行,杂糅他之助业及杂行,名為杂业。修杂业,...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念佛叁昧之美称也。念佛者即叁昧中之至宝,故名宝王叁昧。大集经菩萨念佛叁昧分九曰:「善男子善女人!虽能以上一切世界盛满七宝眾具,供施一切眾生,功德虽广,然故不及前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此叁昧宝王名字。」宝王论下曰:「法华叁昧者,念佛叁昧也。是以如来名此胜定為叁昧宝王,...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净土门所立叁缘之一。观经定善义曰:「眾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中略)眾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眾生,彼此叁业不相捨离,故名亲缘也。」见[叁缘]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一卷,唐善导着。卷首之题為观经阿弥陀佛相海叁昧功德法门一卷,卷末之题為观念阿弥陀佛相海叁昧功德门经一卷,明观佛叁昧念佛叁昧之法门者。五部九卷之一。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对於轻声念佛而言,又名厉声念佛。即大声唱南无阿弥陀佛也。阿弥陀经通赞疏中所谓「念佛有叁:一心念,心中繫念。二轻声念,為自耳所闻故。叁高声念」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又曰来迎引接愿,圣眾来迎愿,现其人前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念佛行者到临终时。弥陀如来愿与诸圣眾共现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经之体也。谓一经所詮之主质。天台观经疏卷上,谓诸法实相為经之体,餘皆魔事,如诸星环北辰,万流宗於东海也。天台以前之诸师,不别经宗与经体。天台以体為一经之主,谓宗如辅臣。小乘经以叁法印為体。净土诸师以念佛為体。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至临终,往生之业事始成辨也。為报土往生之因之念佛,多念修习薰成至於临终,由平生多念之功而见佛往生也。往生之定者,谓為临终见佛之时也。对於平生业成而言。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所,自二百一十亿佛土中能选择而立之本愿也。总為四十八愿(大阿弥陀為二十四愿),别為第十八念佛往生之愿。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念佛者,迴向其功德於净土,或迴向於死者也。亦谓念佛后所唱之迴向文。其文即观无量寿经所载之「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摄取不捨。」之文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