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者,佛令众生欲灭烦恼,当持数珠,常随其身,专心系念诸佛名号。故说数珠之多少,功德之胜劣,而有四种之不同也。金刚萨埵菩萨偈云:念珠功德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为上,一百八珠为最胜,五十四珠以为中,二十七珠为下类。手持念珠当心上,静虑离念心专注。设...
《三藏法数》 / 511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大乘百法中随烦恼二十之一。使心散乱,於所缘之境不能明记之心所也。唯识六曰:「失念,於所缘境不能明记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為业。」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尔时世尊为末世一切众生故。现五种光明。从顶上放火光。照三界所有恶魔鬼神等不信佛教者。同时悉焚烧。金刚手菩萨见是相已。白世尊言。如来智火被烧所有天魔鬼神于众生生害者。悉恐怖不得安乐。欲说何法。唯愿如来演说。尔时大毗卢遮那佛告金刚手菩萨言。有明王名大胜佛顶心咒。诵...
《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 / 679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时常忆念也。法华普门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常念者,正念也。此正念有事理之二种。事之常念者昼夜二时行住坐卧念观音之神力而不忘也。理之常念,有四教之异。藏教之常念或观自他身内外不净,叁十六物之不净充满,或从死想至白骨想之九想一一...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念者,内心存忆也。论云:佛诸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存心于此,恐怖即除也。 一、念佛,谓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
《三藏法数》 / 594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我皇帝圣德广运仁育群品。亦既纂历吹大法螺。刊梵言之轻重。警迷徒之耳目。伟矣哉。乃辟兴善寺大广智三藏不空。与义学沙门良贲等一十四人。开府鱼朝恩翰林学士常衮等。去岁夏四月。于南桃园再译斯经。秋九月诏资圣西明。百座敷阐。下紫微而五云抱出。经长衢而万姓作礼。阡郭充满犹...
《仁王般若念诵法》 / 大兴善寺翻经沙门慧灵述 / 428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对自力之诸行而言。念佛之行,為於佛方,成往生净土之大功德,而与眾生者,故有此名。又对於自力念佛而言。谓念佛之功德,非欲迴向净土而往生,乃於信心获得上,自感谢佛恩之情念,而口称佛名也。如真宗之念佛是。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