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罪不怖畏 彼人无智慧 后至命终时 苦恼恒烧燃 周遍天界中 堕落谁能见 彼恒贪淫乐 于此莫能知 淫欲生虚诳 迷惑于有情 牵引落三途 如绳而系缚 生灭恒如是 有情须自利 调柔身口意 烦恼勿令生 法境等须息 一切着淫者 增痴堕无常 不觉欲火烧...
《妙法圣念处经》 /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5399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念者,内心存忆也。论云:佛诸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存心于此,恐怖即除也。 一、念佛,谓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
《三藏法数》 / 594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乐闻深法。瞻仰踊跃。时诸苾刍白世尊言。若复有人。爱乐诸天。受胜妙乐。不堕三涂。修何因行。获此胜报。愿佛演说。利益未来。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若复有人。恒修布施。持戒静虑。作意坚固。修习增长。远离系缚。染欲诸缠。不起过非。令智增明。广修众善。...
《妙法圣念处经》 /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2985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大众中。天人围绕。瞻仰尊颜。目不暂舍。时诸大众。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归命一切智 三界第一尊 敷演微妙音 广利诸群生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即说颂曰。 若有诸众生 不杀施无畏 慈心能忍辱 端严寿无比 若于有情所 如同父母想 能...
《妙法圣念处经》 /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3842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一、念佛,谓念佛具足十号,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佛,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以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佛观,必趣涅槃,是名念佛。(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叁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法数》 / 687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我皇帝圣德广运仁育群品。亦既纂历吹大法螺。刊梵言之轻重。警迷徒之耳目。伟矣哉。乃辟兴善寺大广智三藏不空。与义学沙门良贲等一十四人。开府鱼朝恩翰林学士常衮等。去岁夏四月。于南桃园再译斯经。秋九月诏资圣西明。百座敷阐。下紫微而五云抱出。经长衢而万姓作礼。阡郭充满犹...
《仁王般若念诵法》 / 大兴善寺翻经沙门慧灵述 / 428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修瑜伽者。从师受得本尊仪轨已。当于闲处。或于山林幽谷诸教所说胜上之处建立净室。或于精舍治其地。以瞿摩夷涂拭。又白檀泥涂道场。周匝悬播上施天盖。于坛西安本尊像。瑜伽者于坛东对像。敷茅荐为座。或坐被脚小床上。分布漫荼罗列诸圣位。置二阏伽满盛香水。安四贤瓶于坛四角。...
《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 / 9086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大乘百法中随烦恼二十之一。使心散乱,於所缘之境不能明记之心所也。唯识六曰:「失念,於所缘境不能明记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為业。」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