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唐不空译。说受真言菩提心戒之法。先归命,次供养,次懺悔,次叁归,次受菩提心戒,总為五法。各有长行偈颂与咒。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 《受菩提心戒仪》一、自害,谓毁戒之人,身口意业悉皆不净,常受贪穷,福不归身,善神远离,是名自害。 二、为智所诃,谓毁戒之人,诸善比丘皆悉诃责,而常畏避,如恶死尸,是名为智所诃。(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叁、恶名流布,谓毁戒之人,叁业不净,与不善人共住,善人亦不喜见,不善之名...
《三藏法数》 / 211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悕望戒,悕即悕求,望即期望。谓求生天及余善处,坚持禁戒,是名悕望戒。 二、恐怖戒,谓畏堕恶趣,畏恶名称,坚持禁戒,是名恐怖戒。 叁、顺觉支戒,谓随顺七觉支,庄严其心,坚持禁戒,是名顺觉支戒。(七觉支即七觉分,谓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
《三藏法数》 / 167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当启问,唯愿世尊为我解说。我见世间有三种香,所谓根香、花香、子香,此三种香遍一切处,有风而闻,无风亦闻,其香云何?” 尔时,世尊...
《佛说戒香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529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4日区分戒為二种:一作持戒,二止持戒。前者积极的命行,某行為后者命禁止也。即不杀不偷等之戒谓之止持戒,作说安居之善事為作持戒。又称止持门作持门,诸恶莫作為止持门,眾善奉行為作持门。但此区别,戒本中非一一分类者,区别戒本与犍度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因缘不具足破戒,谓贫穷之人,衣食之缘不能具足,是以心生偷盗,即破于戒,是名因缘不具足破戒。 二、因缘具足破戒,谓人衣食之缘,虽皆具足,以心习恶,故好行恶事,于诸禁戒,多所毁犯,是名因缘具足破戒。
《三藏法数》 / 94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持戒之善根。前生持五戒则今生生於人间,前生持十善戒则今生生於天上。国王為人间已上者,故由前生十善持戒之功也。见[十善]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比丘尼应持之戒律。有叁百四十一戒。南山律师更加七灭諍,而為叁百四十八戒。普通尼戒曰五百戒者,举大数也,实则為叁百四十八戒。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