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条搜索结果

一切法界决定

毘卢遮那之真言乃至天龙八部之真言,皆為使眾生入於法界而得决定之法印。义释八曰:「欲令此中普皆成就悉地果故,更说一切法界决定印。」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一切

梵语萨婆若多Sarvajñatā,一切之相貌。度论二十七曰:「萨婆秦言一切,若多秦言相。」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慧第一

增一阿含经叁曰:「慧无穷,决了诸疑,所谓舍利弗比丘是。」度论十一曰:「一切眾生,唯除佛世尊,欲比舍利弗,慧及多闻,於十六分中,犹尚不及一。」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一切慧者

称大日如来也。大日经一曰:「一切慧者,出现於世间,如彼优曇华,时时乃一现。」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慧剑

慧能断烦恼绝生死之绊,譬如利剑。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以慧剑破烦恼贼。」心地观经八曰:「法宝犹如慧利剑,割断生死离繫缚故。」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一切

句者住处之义。一切句者,佛之住处也。大日经六曰:「於彼恆勤修求一切句。」义释十四曰:「句是住处义,一切之住处,即是佛住也。」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慧海

如来慧之深广,譬如海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慧海,深广无涯底。」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法身之意。金刚界修法所结印契之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次结见身,印契如前相,见彼萨埵,应观於自身,鉤召引入缚,令喜作成就。真言曰:嚩曰囉(二合)萨怛嚩(二合)涅哩(二合)捨也。(二合)」印契如前相者,指现身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佛陀之慧也。梵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Annttarasamyaksaṁbodhi,旧翻无上正等觉,又云萨般若Sarvajñā,旧译一切种,是佛之别号也。其真正而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正。於法无有不知,故云一切种度论四十六曰:「佛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名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二...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能见事物,故名眼,即眼也。又之眼也。谓非肉眼也。唐华严经六十一曰:「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眼。」成实论十九曰:「慧现在前,犹明眼见色。」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一、如理,如佛菩萨真諦之理之实也。或名根本,无分别,正体,真,实。二、如量,如佛菩萨俗諦之事量之也。或名后得,有分别,俗,徧。十八空论曰:「如理,即是无分别;如量,即是无分别后。」佛性论叁曰:「此二有二种相:一者无着,二者无...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一、一切,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即声闻、缘觉之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

《三藏法数》 / 203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大通

叁千尘点劫昔出世之如来名。此佛在世。有十六王子,出家為沙弥,从佛闻法华经,佛入定后,十六沙弥。各昇法座,為大眾覆讲法华经。其第九沙弥。今已成佛,為阿弥陀。第十六沙弥成佛為今之释迦如来。而其闻第十六沙弥之说法者。為今之一座大眾云:盖今之大眾在大通胜佛时,於第十...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后得

正冥符真如之,离无分别之念故谓之无分别,又曰根本,后分别一切差别相之,谓之分别,又云后得。以是為根本后所得之也。又俗,如量等。佛陀起大悲救眾生者,此后得也。真諦译摄大乘论释十二曰:「根本依非心非非心,后得则依止心故。二於境有异:根本...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火印

即法界生印也。见胎藏界事钞上。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