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条搜索结果

我法俱

华严宗所谈,十宗之第一。谓人天乘及小乘之犊子部等,以我与法皆為实也。因而犊子部等為附佛法之外道,俱舍论破我品严破之。见五教章上叁,探玄记一,华严大疏钞八。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主物

主之财物也。略四种:一、叁宝之物,二、人之物,叁、鬼神之物,四、畜类之物。取此等主物,则成盗罪。见行事钞中,资持记中一之四。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漏世界

即[叁界]。為一切迷惑眾生之住处。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叁义

华严疏云:梵语毗尼,或翻为灭,灭叁义。 一、灭业非,谓戒能灭杀盗等罪业之过非,故名灭业非。 二、灭烦恼,谓戒能灭贪嗔痴等烦恼,故名灭烦恼。 叁、得灭果,谓因戒故,既灭业与烦恼,即得无为寂灭之果,故名得灭果。

《三藏法数》 / 104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无碍宗

清凉所立十宗之第九。為五教中终教所詮之旨归,当於贤首之真德不空宗。诸法原非偏偏空。空為即之空,為即空之也。故為互融双绝而不碍两存之宗。约於四法界中理事无碍法界而立。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餘涅槃

餘涅槃者,对无餘涅槃而言。餘无餘其解叁种:一、唯就小乘说。断一切之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尚餘今生之果报身体,谓之餘涅槃,其人今生之果报尽而归於寂灭,谓之无餘涅槃。即证得阿罗汉其身存生之间,為餘涅槃,其身死时,乃无餘涅槃也。故餘涅槃者无生死之因,唯...

《佛学大辞典》 / 701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我无宗

华严家所判十宗之第二。小乘之萨婆多宗等也。谓诸法之体,為因缘所生,实体,我為诸法之假和合而名者,其性虚无也。见五教章上。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佛说大方广未曾经善巧方便品

尔时菩萨摩诃萨。其名大意。于众会中即从座起。严整衣服合掌恭敬。顶礼佛足前白佛言。世尊。诸修菩萨行者。于五欲境作何方便取而不着。虽复常行无所障碍。 尔时佛告大意菩萨言。善哉善哉。大意。汝名最上。见最上义。能于众中问如是事。诸修菩萨行者。未来世中于诸佛所。深种...

《佛说大方广未曾经善巧方便品》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1749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识者,如云情,归敬仪中曰:「识凡夫。」观经散善义曰:「含灵闻之生信,识覩者西归。」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餘说

尚存餘义而非究竟至极之说也。胜鬘经曰:「亦是如来方便餘不了义说。」宝窟中末曰:「餘者,明义不尽,对尽理之说。」法鼓经曰:「一切空经,是餘说。唯此经是无上说,非餘说。」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佛说未曾正法经卷第五

复次大王。希之法甚深难解。即一切法寂灭之相。非取非舍非聚非散。从因缘生无主宰。以缘生故非自非他。诸法无自性。自性空故即无所得。由无所得故一切法寂静。寂静相者是真实相。大王当起正信心。应如是修学如是观察。如是学者离一切相。非所学非无所学。无得无失。如是了知...

《佛说未曾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4403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9日

十二

见[十二因缘]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空不二

相是空性,而空性是相也。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梵云地底迦,译曰愧。於己所作愧心也。遗教经曰:「愧之人,则善法。」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无所菩萨经卷第四

尔时王舍城中。频婆娑罗王。而一女欲出游时。频婆娑罗王。敕诸侍女其数一千。汝等已为我女眷属。共相围绕于彼之处。王所饮食汝等常食。汝等常饮。彼王舍城。多妇女其数一千。闻此语已种种璎珞庄严自身。彼诸妇女。见是希可喜诸花。身心喜悦不能自胜。欲取彼华遂不能取不能远...

《无所菩萨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 8100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