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叁有者,叁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叁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叁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叁有爱着心。」颂疏界品一曰:「名叁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同时有依之义。又曰俱有根。成唯识论四曰:「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随闕一种必不转故,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圣教唯说依五根义,以不共故。又必同境近相顺故,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谓七八识,随闕一种必不转故。虽五识俱取境明了,而不定有故非所...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欲界之胎卵二生,成中有之当有者,一依於倒心。虽住远方,然由业力所起之眼根,能见生处父母之交会,而起倒心。若為男,则缘母而起男欲,若為女,则缘父而起女欲。翻此缘二俱起瞋心(男於父起瞋,女於母起瞋),时健达婆(谓中有),由起此二种倒见,便谓己身与所爱合,所憎之人不...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外道十六宗之一。计过去未来亦如现在实有之外道一派也。法苑义林章第一所谓:「去来实有宗者,有去来世,犹如现在,实有非假」是也。為胜论及时计外道之所计者。又小乘佛教中,如说一切有部宗亦為此说。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略名有部。梵名萨婆多部Sarvāstivādāḥ,别名说因部。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叁百年初,自根本之上座部别立者。立有為无為一切诸法之实有,且一一说明其因由為宗,故称说一切有部。又曰说因部。发智六足等诸论,皆属此宗。小乘部中最极旺盛。宗轮论述记:「说一切有者,一切有二:...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真空二义,一谓真空能灭幻有,若幻有不灭,即非真空。二谓真空能成幻有,幻有若碍,亦非真空,是名真空二义。(幻有者,以迷真空之理,而成幻有之事,虚假不实,故名幻有。) 二、幻有二义,一谓幻有必覆真空,幻有若现,真空则隐;二谓幻有不碍真空,真空若显,幻有自灭,...
《三藏法数》 / 124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背己利世难,谓修菩萨行者,其心专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无一毫为己之念;非如世人,但求自利,而不能利他,是为背己利世难。(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行相唯苦难,谓修菩萨行者,不乐世间种种欲乐爱护身命,唯为利益众生,以满本愿,修行苦行,是为行相...
《三藏法数》 / 231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老阿难比丘。在兰若处独坐思惟。作如是念。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若能受持三归依处。作如是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得几所功德。生是念已。长老阿难。日初出时于其住处。即从坐起齐整衣裳。安详而出往诣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2399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对无作之语。与[有相]同。传通记杂钞五曰:「旧译经论云有作无作,新译经论云安立非安立。安立者有作义也,非安立者无作义也。」 又有作者犹言有為,谓因缘所生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法华经中谓舍利弗不知龙女是大乘根器,宿习圆因而得成佛,以为例同报障女流,故说女人有五种障也。然说此五障者,欲令女人知有此障,即当发菩提心,行大乘行,早求解脱也。 一、不得作梵天王,谓梵天因中,修持戒善,得获胜报,而为天王。若女人身器欲染,则不得作梵天王。 二...
《三藏法数》 / 378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菩萨能安忍世间有情无情种种苦恼之事。然心有广狭,根有胜劣,行有浅深,故分世间、出世间二种之别也。(有情恼,谓蚊虻蚤虱等。无情恼,谓风寒雨湿等。) 一、世间忍,谓菩萨以有漏心,依诸福业,安忍世间种种苦恼违逆等事,是为世间忍也。 二、出世间忍,谓菩萨但为利益一...
《三藏法数》 / 159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就有无之义立四句而分别之时,第一句曰:「有而非无」,是有句也。第二句曰:「无而非有」,是无句也。第叁句曰:「亦有亦无」,是双亦句也。第四句曰:「非有非无」,是双非句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