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条搜索结果

叁藐叁佛陀

Samyak-saṁbuddha,又云叁耶叁佛,叁耶叁佛。佛十号之第叁。旧译曰正徧知,等正觉等。新译曰正等觉。对於外道之邪觉,称罗汉為正觉,对於罗汉之偏觉,称菩萨為等觉,对於菩萨之分觉,称佛為正等觉。案菩提就法而名,佛陀就人而名,故叁藐叁菩提宜谓為正徧知,正等觉等。叁藐叁...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前世叁转经

一卷。西晋法炬译。说佛前世叁转生行波罗蜜之事。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施主

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资财而开法会或供养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谓之施主。梵语越,陀那鉢底Dā-na ati,思益经一曰:「世尊何谓菩萨能為施主?佛言:菩萨能教化眾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鉢底,译為施主。陀那是施,鉢底是主。而云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关捩子

喻物之紧要处。传灯九黄檗草曰:「如四祖下牛头大师,横说竪说,未知向上关捩子。」碧巖第一则评唱曰:「拨转关捩子,出自己见解。」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通教四门

此教虽同学如幻即空之旨,然四人之观法四门不同:一有门,又云实门,如幻即空,故有即空,空即有,今即以此中即空之有而入道也。二空门,又云不实门,谓以即有之空而入道也。叁亦有亦空门,又云亦实亦不实门,双照空有而入道也。四非有非空门,又云非实非不实门,幻有不可得,幻空...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梵语那Dāna,离慳惜而施与他之义。唯识论九曰:「施以无贪及彼所起叁业為性。」又曰:「施有叁种:谓财施,无畏施,法施。」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世间

於所施之人与施物及自身起执念,以為布施也。為布施之梵语。智度论十一曰:「若叁碍繫心,是為世间。何以故?因缘诸法实无吾我,而言实我与彼取,是故名世间。」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蛇卫旃

Uragasāra-candana,蛇所住之旃树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善夜经

一卷,唐义净译。天子教比丘诣佛请善夜经,佛為说经及咒,善夜者此经功德离恶梦险难等不祥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阅头

Śuddhodana,又作首图駄那。译曰净饭,白净饭王。本行集经五曰:「阅头王,隋言净饭王。」玄应音义四曰:「阅头王,此译云白净饭王也,或言净饭王也。」见[净饭王]条。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劝诫

教善云劝,制恶云诫。如来之教法,必具此两门。大判一代教,则经藏者劝门也,律藏者诫门也,乃至诸恶莫作者诫门也,眾善奉行者劝门也。文句五下曰:「依叁昧断德则有神通,依智慧智德则有说法。智断之力,能成法身。此之智断,还从劝诫两门入。劝即為人悉,诫即对治悉。此二悉...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罽昵吒

月支国王名。征中印度,将马鸣菩萨而还。见付法藏传五马鸣传。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為人悉

四悉之一。具名各各為人悉。佛之说法,鑑眾生之机根,各应其人而说之,以成就善根者。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香印

同於[香篆]条。象器笺十九曰:「希叟曇禪师广录禪房十事香印颂云:要识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烧炷旃牛粪,衲僧鼻孔校穿。」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香尘

尘者染污之义。色声香味等為污人之情识而覆真性者,故斥之曰尘。香者六尘之一。叁藏法数二十八曰:「尘即染污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露。(中略)旃沈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又作印契,印相,契印等。用指头作种种之形,以為法德之标帜者。由小指次第数至大指,此為地水火风空之五大。又左手為定,右手為慧,以此左右十指為种种之印相。例如标火德而结火印,标水德而结水印等。菩提心论曰:「身密者,如结契印,召请圣眾是也。」大日经疏十叁曰:「此印者...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难拏

Daṇda,同於[拏]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圆密禪戒

一圆教即止观业,二密教,即遮那业,叁禪宗,即牛头禪,四戒律,即梵网宗。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会眾

一会之大眾也。大法鼓经上曰:「今此会眾如林,清净纯一。」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Dakṣiṇā,与噠嚫同。见[达嚫]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赞那曩

Candana,香名。玄应音义八曰:「赞那曩古译云香是也,出外国海岛中。」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九方便十波罗蜜菩萨

於前九方便一一配以波罗蜜菩萨。戒波罗蜜菩萨,忍辱波罗蜜菩萨,精进波罗蜜菩萨,禪波罗蜜菩萨,般若波罗蜜菩萨,方便波罗蜜菩萨,愿波罗蜜菩萨,力波罗蜜菩萨。第十之智波罗蜜菩萨,通於随喜已下四方便,此十波罗蜜菩萨在胎藏界之虚空藏院。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那达罗多

Dhanadatta,婆罗门之名,译曰财与。见本行集经四七。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魔戒

比丘為求名闻利养而持戒,為魔戒。止观八曰:「久远劫来為魔所使,起於魔,為有报故。持於魔戒,邀利养故。」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花药栏

芍药牡丹等花卉以竹木围其四周者。碧严叁十九则曰:「僧问云门,如何是清净法身?门云:花药栏。」参照[云门]条。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首图駄那

Śuddhodana,旧作输头。净饭王之梵名也。玄应音义四曰:「输头王,正言首图駄那王,此译曰净饭,或言白饭,非也。」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香水

置香或花奉佛之水也。梵语閼伽。见[閼伽]条。苏悉地经二曰:「器盛净水,随所作事,置本献衣,復置涂香。依本法而作閼伽,烧香薰之,应诵真言。」大日经疏五曰:「调和香水,以鬱金龙脑旃等种种妙香。」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入山学道

世尊出家后六年之苦行也。无量寿经上曰:「弃国财位,入山学道。(中略)端坐树下,勤苦六年。」普贤菩萨证明功德经曰:「於德山苦行六年。」此為八相之一。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罽腻吒王

一作罽尼吒王。付法藏传五记月支国王,名罽呢吒王Canda-kaniṭa,伐中天竺索九亿金赎偿,获马鸣菩萨与佛鉢及一慈心鸡而还。后王与安息国战,杀九亿人。王心悔,恐其罪报。马鸣為王说清净之法使其重罪渐微薄。王尚征伐四方不止。群臣憾之。乃弒王。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柁那

Dāna,译曰施。慧琳音义十曰:「柁那,正云駄囊,唐云施。古曰那,一也。」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布施行之害正道者。魔人之布施行也。心有烦恼,為忧恼之布施,如為求叁有之果报而為布施。智度论十二曰:「有二种:一者魔,二者佛。若為结使贼所夺,忧恼怖畏,是為魔。若有清净布施,无结使贼,无所怖畏,得至佛道,是為佛。」止观八曰:「久远劫来為魔所使,起於魔...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观佛叁昧海经六譬

示念佛叁昧之胜德以六譬:一,长者阎浮那紫金之喻。二,王宝印之喻。叁,长者如意珠之喻。四,仙人善况之喻。五,力士髻珠之喻。六,劫末金刚山之喻。见往生要集下末。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像想观

观经所说十六观中第八观弥陀佛形像之观法也。「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金色,坐彼华上,(中略)是為像想,名第八观。」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阿弥陀

Amrtodana,王名。译曰甘露施主。见佛本行集经五。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Siddhānta,又作悉谈。智度论说四悉曇,悉曇者同於悉谈。悉,成就之义也。然古师或译曰宗或译曰理,又有译為成者。独南岳以悉為汉语,為梵语,施之义。见[四悉]条。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佛顶曼荼罗

楞严经七,言立道场,时以灵山白牛微细之粪,和旃,泥於地。(中略)方圆丈六,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之莲华。华中盛八月露水置於钵。更以十六莲华与香灯。参差庄严外围。取白牛乳為煎饼。砂糖。(中略)蜜,於莲华外,各各围绕十六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中略)敷设十...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对治悉

四悉之一。如為破常见说空教,為破断见说有门,為对治彼此之执,说种种之法以成就破执之益也。悉者成就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布施波罗蜜

六波罗蜜中之波罗蜜也。见[波罗蜜]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瞿醯哆罗经

又曰掬呬耶亶怛囉经,[卄/(夌玉)]呬耶之异名。梵Guhyatāntra。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一世间,凡夫之布施或圣人作有漏心布施者。二出世间,圣人无漏心之布施也。见智度论十一。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者梵语译曰施。為捨之义。故曰捨。寄归传一曰:「由行捨自可越度贫穷。」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波罗蜜

Dāna āramitā,六波罗蜜之一。又十波罗蜜之一。那之略,译曰布施或施主。以财或法施与人也。波罗蜜,译曰度,或到彼岸。谓度生死海而到涅槃彼岸之行法也。布施即其行法之一。 又(菩萨)胎藏界虚空藏院中央左第一位之尊也。密号曰普施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四种悉

见[四悉]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谓繫属於一定寺院而投信施之俗家也。那或越之略,施与之义。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涌泉

梵语修多罗Sūtra(常翻為经),含有五义,此其中之第叁义。修多罗中之文义不尽,如石泉之流注也。法华玄义八曰:「叁含涌泉者,从譬為名也。佛以四悉说法,文义无尽,法流不绝。」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出世间

之一。以有漏烦恼之心布施也。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慈悲五利

一刀不伤,二毒不害,叁火不烧,四水不没,五瞋恶见善。见特罗经。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第一义悉

四悉之一。说一实中道之理,使眾生断惑证理,佛之善巧也。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嚫

Dakṣiṇā,又作噠嚫,嚫等。见[达嚫]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