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条搜索结果

寺為隋开皇时所建。智者大师示寂於此。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本,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本。 二、始,谓众生本心源,由无明熏动,成不,多劫在迷,今始悟,是名始,始究竟,即成佛也。

《三藏法数》 / 86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声

支也。涅槃经十一曰:「有七圣故名圣人。」见[七支]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自,谓知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能自开,故名自。 二、他,谓自既已,运无缘慈,广说诸法,开悟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他。

《三藏法数》 / 88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悟了知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了法性。」楞严经一曰:「应知汝言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性甚深湛然,譬如海也。楞严经六曰:「海性澄圆,圆澄元妙。」长水疏曰:「性周徧,甚深湛然,故如海也。」续入藏经明神宗序曰:「假筏迷津,施航海。」 又谓佛教也,佛以悟為宗。言海者,喻其教义之深广也。卢思道文曰:「投心海,束意玄门。」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禪林有圆会。拈提圆经也。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文殊之德号。译佛為,故母即佛母也。文殊於理智二门中司智门之义,因称為佛母。以诸佛自智慧出生故也。心地观经叁曰:「文殊师利大圣尊,叁世诸佛以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同八曰:「叁世母妙吉祥。」(梵文殊师利译妙吉祥)。华严经略策曰:「问文殊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本,本有常住之体也。二、始,依修行之功,而显本之体也。叁、相似。於菩萨十信之位而得类似之始也。四、随分,菩萨於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位,而分分得真正之始也。五、究竟,於妙之位,成究竟至极之始,遂与本一致也。见起信论,叁藏法数二十。 又五...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為一切眾生本性之自性清净心,本来具照明之德,是名本,由此本之内薰与师教之外缘,始起厌求之心,顺本而渐渐生悟之智,谓之始。即本成之四德(常乐我净)云本,始成之四德云始也。起信论曰:「始义者:依本故,而有不;依不故,说有始。」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宿

称永嘉玄禪师也。传灯录曰:「永嘉禪师诣曹溪,语契六祖。六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之一宿。」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新译去寻伺,旧译云观。麤思名,细思名观。二者皆為妨定心者。因此观之有无而判定心之浅深。智度论二十叁曰:「是观挠乱叁昧,以是故说此二事。虽善而是叁昧贼,难可捨离。(中略)麤心相名,细心相名观。」往生要集中本曰:「愿除灭我麤动观心。」 又与观者為发言...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起印

又作金刚起印,惊一切如来印。惊诸佛,使自定起之印契。修法时,為请诸佛出定护念而结之。真言修行钞二曰:「宪深口传云:上观佛时,虽奉见徧空诸佛,彼诸佛未出定故。今结金刚起印加持时,入定诸佛被惊,出定护念行者及法界眾生。千手仪轨云:惊一切如来印。摄真实经云:...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之异称。等者平等,悟,诸佛悟,平等一如,故名等。智度论十曰:「诸佛等,故名為等。」往生论注下曰:「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為等。 又大乘阶位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之菩萨曰等。是菩萨之极位也。即满足叁祇百劫之修行,别教之菩萨断十一品之...

《佛学大辞典》 / 320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悟真记之人。佛祖统纪四十二曰:「唐穆宗南山律师讚曰:代有人,為如来使,龙鬼归仰,天人奉侍。」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