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諦之法,虽為初对小乘浅近之机之法门,然其理则通於大小一切佛法,故天台从涅槃经圣行品所说,而安立四种之四諦。以配藏通别圆之四教:一生灭四諦,苦集道之叁諦,依因缘而有实之生灭,灭諦者可视為实之灭法,如此立於实生实灭上之四諦,谓之生灭四諦。是小乘教即叁藏教所说也。...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圣福,住於阿罗汉最后身而得有餘涅槃者,是小乘之声闻也。二体圣福,通教之叁乘人,同体达诸法即為无生,唯断烦恼之正使,而不能侵害习气者是也。叁小萨埵福,具自行化他之二利,以无言说之道断烦恼,遂入无餘涅槃者,是小乘之菩萨也。四大萨埵福,自初发心次第化人而入大涅槃者...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般若经中有浅深二说,於声闻与初心之菩萨共通说其浅义,是曰共般若,单对上位之菩萨,说其深义,是曰不共般若。由天台之四教言之,则共般若為通教,不共般若為别圆二教也。智度论百曰:「如先说般若,有二种:一者共声闻说,二者但為十方住十地大菩萨说。」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天台宗所说,通教之菩萨以誓愿力扶餘残之习气,受生於叁界而利益眾生也。参照[誓扶习生]条。藏教之菩萨為伏惑行因,故无此事,别教圆教之菩萨以有中道之应本,故不為之。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海东元晓,立四教:一叁乘别教,如四諦缘起经等為声闻缘觉菩萨叁乘所共学,其中二乘又明法空,异於菩萨,故曰叁乘别教。二叁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经等為声缘菩叁乘所共学,其中皆说二空,故曰叁乘通教。叁一乘分教,如梵网经等,菩萨不与二乘共学,名為一乘,其中未显法之周徧圆融,...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和融,不二,不离之义,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也。台家立叁种之即而判之。一二物相合之即。如金与木合,烦恼与菩提,本来各别,烦恼為相,菩提為性,性相合而彼此不离,故曰烦恼即菩提。是通教所谈,义為不能确断烦恼,则不能得菩提,二背面相翻之即。如烦恼菩提虽為一体,而...
《佛学大辞典》 / 389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以缘尽為齐限而入灭之佛身也。对於齐业身而言,即天台所说通教之佛身也。盖通教之教意,不别待分析推求,直依法之道理,而谈一切万法如幻即空,故佛身亦非实在者,有应感佛身之缘则现相,缘尽则灭形,即以所化之机缘尽為齐限而隐其身。所谓机兴即生缘谢即灭之佛身是也。出於法华玄...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说体空之教门,在方等部般若部之诸经及涅槃经。如金刚般若之六喻,维摩经之十喻是也。天台之四教,名之為通教。钝根之菩萨,依此而证等於叁藏教之空寂涅槃,利根之菩萨,依此而证如别圆二教之中道,一教通於前后故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天台谓叁藏教。彼教精究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事相之法门,而理唯為偏真之空理,究理最為浅薄,故贬之為界内事教。玄义叁上曰:「叁藏具有叁人,而皆以析智观界内十二因缘事為初门。」又曰:「通教亦有叁人,同以体智观界内十二因缘理。」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