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条搜索结果

线之类。又有气之灯烛。楞严经六曰:「能於如来形像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於身上爇一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犍陀摩訶衍

Gandha-mahāyāna,山名。翻梵语九曰:「健陀译曰,摩訶衍者大乘。」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合成愿

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叁十二愿。净土万物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合成之誓愿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十二类

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因有触。因触有味。因味有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十二变為一旋復。乘此轮转。故有卵生,湿生,胎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谓之十二类。见楞严经。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戒德熏於四方,譬之以。观无量寿经曰:「戒熏修。」观佛经叁曰:「常以戒,為身瓔珞。」戒经曰:「世间所有诸华,乃至沈檀龙麝,如是等。非徧闻,唯闻戒徧一切。」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苜蓿

药叁十二味之一。最胜王经七曰:「苜蓿,塞毕力迦。」梵语杂名曰:「苜蓿,萨止萨多。」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金刚仪轨经

金刚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极微分不分

叁位极微中第二位色聚之微,大小乘各异其论,小乘以分析之极為极微。至於极微,则无可分上下左右方角之部分(此曰极微无方分),故不可更為分析。若果欲分析之,则惟以意识之观慧,於一极微中分别有能造之四大,有所造之色等而已,然如此分析之色等二十,但為想像,故非实之极...

《佛学大辞典》 / 354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卢那

又作阿楼那。慧苑音义上曰:「阿楼那,红赤色,其色一如日欲出前之红赤相,即梵语中,呼彼赤相為阿楼那也。」又曰阿卢那跋。是阿卢那跋底之略。同音义下曰:「阿卢那者,此云赤色也。跋底者有也,或云极也。谓此极有赤色,因名也。」梵Aruṇa ati。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梵语健达Gandha,译曰。玄应音义叁曰:「健达,此译云也。」有情非情之气分一切鼻可嗅者。大乘义章八末曰:「芬馥名,此名不足,於中亦有腥臊臭,不可备举,且存称。」俱舍论一曰:「有四种:好,等不等,有差别故。」此中以沈水等薰物為六种供养之一。大日经疏...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都嚧瑟迦

Turuṣka,又作咄嚕瑟剑,兜楼婆。名,译曰苏合,草,白茅。陀罗尼集经六曰:「都嚧瑟迦油,唐云苏合。」名义集叁曰:「咄嚕瑟剑,此云苏合。」见[兜楼婆]条。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闻见录曰:「岁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然臂以祷,宫人内璫皆然。」今俗事神者,以鉤贯臂,下悬炉,焚於神前,谓之烧臂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速燃之下等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线

又作綫,仙。杂抹眾加糊而作之。其炷烟长久,故称為仙。亦曰长寿。其制纤长如线,故曰线。线又作綫。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外四供

為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华,灯,涂之四菩萨,是由中央之大日如来供养阿閦等之四佛者。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榖共埋地中者。一檀,二沈,叁丁,四鬱金,五龙脑。见建立曼荼罗择地法,观智仪轨。 又為成就诸真言时所备办者。即沈水,白檀,紫檀,娑罗,天木也。见苏悉地经备物品。 又叁部通用者。即所谓沙糖,势丽翼迦,萨折囉娑,訶梨勒,石密也...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种之一。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生净土法八

维摩居士应眾国眾菩萨之问:说於此土成就八法得生净土:一饶益眾生不望报,代一切眾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二心等眾生,谦下无碍。叁於诸菩萨视之如佛。四於所未闻之经文闻之不疑。五与声闻不相违背。六不嫉他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调伏其心。七常省己过,不讼他短。...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或花奉佛之水也。梵语閼伽。见[閼伽]条。苏悉地经二曰:「器盛净水,随所作事,置本献衣,復置涂。依本法而作閼伽,烧薰之,应诵真言。」大日经疏五曰:「调和水,以鬱金龙脑旃檀等种种妙。」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色声味触五欲之一。是為凡情之常欲,故名欲,止观四下曰:「欲者,即是鬱弗,氛氳,兰馨,麝气,芬芳酷烈,郁毓之物,及男女身分等。」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对於先师谢己得為法嗣之恩之瓣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六种供具

一华,二涂。叁水,四烧,五饭食,六灯明,如是次第,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智慧之六度,供於护摩坛之四方。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仪则

行事钞下叁曰:「若行者,不令妇人指挃掌掌。语令悬放,必不肯者,便可缩手当使过去。若有男子,幸遣行之。尼法反前,為深防罪故。五百问及叁千云:不得立受,因比丘受,女触其手,欲发罢道。佛言:若立受者,吉罗。」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咒愿六德

增一阿含经二十九曰:「世尊告诸比丘:咒愿有六德。施主檀越成就叁法:信根成就,戒德成就,闻成就。施物亦成叁法:物色成就,味成就,成就。」依咒愿之功德而成就此六德也。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总嗅於鼻者。為十二入之一,故云入。见[十二入]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