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ào ]
类别 [ 术语 ]

能通之义。大要有叁种:一有漏道,善业通人使至善处,恶业通人使趣恶处,故善恶二业谓之道。所至所趣之处亦名為道,如地狱等之六道是也。

净土论註上曰:

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為道。

大乘义章八末曰:

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因至果,名之為道。地狱等报,為道所诣,故名為道。

二无漏道,七觉八正等法,能通行人使至涅槃,故谓之道。又行体虚融无碍,故為通之义。以通故,名為道。如道諦,道品,声闻道,佛道等。梵言菩提是也。大乘义章十六曰:

诸行同体,虚融无碍。名之為通。通故名道。

叁论玄义曰:

至妙虚通,目之為道。

俱舍论二十五曰:

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

法界次第中之下曰:

道以能通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

华严大疏十八曰:

通至佛果,故名道。

叁涅槃之体,排除一切障碍,无碍自在,谓之道。涅槃无名论曰:

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

净土论註下曰:

道者,无碍道也。

大乘义章曰:

末伽。

Mārga梵语杂名曰:

末唎识。

浏览 88 / 《佛学大辞典》 / 2024年09月24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