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藏六

[ guī cáng liù ]
出处 < 出法句譬喻经 >

佛在世时,有一道人,在河边树下学道,十二年中想念不除,六根贪染,曾无宁息,不能入道。佛知其可度,化作沙门,至彼寄宿。须臾月明,有龟从河中出来,至树下;复有水狗,饥行求食,便欲啖龟。龟乃缩其头尾,及与四足,藏于甲中,遂不能啖。于是道人问沙门曰:此龟有护命之铠,水狗不能加害。沙门答云:吾念世人不如此龟,不知无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即说颂曰: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梵语沙门,华言勤息。六情即六根也。)

一、头喻眼,头喻眼者,谓龟以头藏于甲中,以譬众生收摄眼根,不令观色,则不被一切色尘之所害也。

二、前左足喻耳,前左足喻耳者,谓龟以前左足藏于甲中,以譬众生收摄耳根,不令闻声,则不被一切声尘之所害也。

叁、前右足喻鼻,前右足喻鼻者,谓龟以前右足藏于甲中,以譬众生收摄鼻根,不令嗅香,则不被一切香尘之所害也。

四、后左足喻舌,后左足喻舌者,谓龟以后左足藏于甲中,以譬众生收摄舌根,不令尝味,则不被一切味尘之所害也。

五、后右足喻身,后右足喻身者,谓龟以后右足藏于甲中,以譬众生收摄身根,不令觉触,则不被一切触尘之所害也。

六、尾喻意,尾喻意者,谓龟以尾藏于甲中,以譬众生收摄意根,不令知法,则不被一切法尘之所害也。

浏览 282 / 《三藏法数》 / 2024年11月27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