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圣

[ xián shèng ]
类别 [ 术语 ]

外典谓之圣贤。内典谓之贤圣。贤者和於善之义。圣者会於正之义。和於善,虽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不断惑,在凡夫之位者,谓之贤。既发无漏智,证理断惑,次捨凡夫之性者,谓之圣。见道前七方便之位,名為贤。见道以上名為圣。

大乘义章十七本曰:

和善曰贤,会正名圣,正谓理也。理无偏邪,故说為正。证理捨凡,说為圣矣。(中略)就位分别,见前已前调心离恶,名之為贤。见諦已上会正名圣,故仁王中,地前并名為叁贤,地上菩萨说為十圣。

四教仪二曰:

言贤者,邻圣曰贤,(中略)贤者名直善也。

嘉祥仁王经疏叁曰:

会真名圣。

俱舍义光记二十二曰:

贤谓贤和,圣谓圣正。

大乘中,仁王经有叁贤十圣之目,瓔珞本业经有四十二贤圣之称。小乘中,萨婆多宗立七贤七圣,成实宗立二十七贤圣。但贤有通别之二门。据别门,则贤居下位。据通门,则通於见諦以上。如经说贤者舍利弗贤者须菩提等,福田经所说之二十贤圣。俱舍论二十二曰:

分别贤圣品。

成实论一曰:

分别贤圣品。

大乘义章十七本曰:

贤圣义。

义林章五本曰:

二十七贤圣章。

各有所说。

浏览 188 / 《佛学大辞典》 / 2024年11月27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