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 条词条数据
叁分者,分即分限。谓诸经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晋道安法师判节诸经,皆具叁分。尔后亲光论自西天传至此土,果有叁分之说。是故诸经皆以叁分而科节也。(亲光论者,谓亲光菩萨所造之论也。) 一、序分,序即序述,亦次序也。有通序、别序。通序者,谓如是我闻。一...
出法华经文句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谓亲光菩萨造论,释佛地经,科分叁分也。 一、教起因缘分,谓如来说教,必有发起因缘。此佛地经,佛告妙生菩萨,有五种法,摄大觉地,而说是经,即教起因缘分。(五种法者,一清净法界智、二大圆镜智、叁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也。) 二、圣教所说分,谓因缘分后,...
出佛地论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法华经云:初中后善,盖言圆顿教中,序、正、流通叁分,理致圆备,故皆称善。(叁分者,一序分,谓序述一经之由;二正宗分,谓正说一经之旨;叁流通分,谓流传此经,使后世通行也。) 一、初善,初善者,序分居初,故名初善。如经序品,为序分是也。 二、中善,中善者,正说分...
出法华文句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叁轨弘经者,弘传经教,必须具此叁轨。轨即轨范,亦轨则也。盖言弘经者,当以慈悲、忍辱、法空,叁法为之范则。故法华文句云:利物以慈悲为首,涉有以忍辱为基,说法以亡我为本;能行叁法,庶可自利而利他也。 一、慈悲室,谓弘经之人,当须具大慈悲,覆护一切众生。以大慈故,...
出法华经并法华文句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又云不生不灭。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
出金光明经玄义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此叁般若体是圆常大觉也。即此一觉,有叁种德,故名叁般若。 一、实相般若,谓本觉之体,非寂非照,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一切种智也。(非寂非照者,寂谓寂静,照谓照明,寂照皆言非者,用遮二边,以显中道实相之德也。一切种智者,谓知一切诸佛之道,知...
出金光明经玄义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一、理乘,谓理性虚通,自然荷运诸法,故名理乘。(荷,负也;运,动也。无法不具,故名荷;能至极果,故名运。) 二、随乘,谓智随理境,如盖随函,随理荷运,故名随乘。 叁、得乘,得者,得果得机也。谓得果,故自解脱;得机,故令他解脱;故名得乘。(得果者,得妙觉极果;...
出金光明经玄义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真性菩提,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 叁、方便菩提,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
出金光明经玄义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叁转法轮者,以苦集灭道四谛之法,叁番而说,名为叁转。世间车轮,则有摧碾之用;佛之说法,则能摧碾众生一切惑业,故名转法轮也。 一、示转,示即指示,如云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是名示转。(苦者,生死逼迫之苦也;集者,积集烦恼惑业也;道者,戒定慧之道也;灭...
出法华文句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叁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叁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叁法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
出法华玄义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梵语陀罗尼,华言能持。谓于一切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也。又翻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 一、闻持陀罗尼,谓得此陀罗尼者,于一切语言诸法,耳之所闻,皆不忘失,是名闻持陀罗尼。 二、分别陀罗尼,谓得此陀罗尼者,于一切众生,一切诸法,分别不错,是名分别陀罗尼。...
出大智度论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一、总持无碍,谓菩萨获大总持,于种种善法,持令不失;种种恶法,持令不生。故一切言语诸法分别悉知,皆不忘失,无所挂碍,是为总持无碍。 二、辩才无碍,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是为辩才无碍。 叁、道法无碍,谓菩萨获...
出大宝积经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一、恩德,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 二、断德,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余,是为断德。 叁、智德,智即智慧。谓如来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诸法,圆融无碍,是为智德。
出华严经疏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法身、般若、解脱是为叁,常乐我净是为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碍,净即离垢无染。佛以此四者为德也。) 一、法身德,法即轨法,谓诸佛由轨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虽殊,体性...
出金光明经玄义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翻即翻转之义。叁染者,谓苦、惑、业也;以其皆能染污本性,不得清净故也。叁德者,谓法身、般若、解脱,皆具常乐我净之德,名为叁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常乐我净者,不迁不变常也,离生死苦乐也,自在谓之我也,惑尽谓之净也。) 一、翻苦身成法身德,谓于生灭无常之身,...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