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胜无上尊,知见悉具足, 是故稽首礼,及法应真僧。 我今撰安住,知见具足说, 五趣所缘起,由净不净业。 普为诸世间,开示契经义, 随智力所及,分别业果报。 佛以法自觉,诸天咸劝请, 即至波罗㮈,演畅真谛义。 谓苦及苦因,苦集究竟灭, 八正悉具...
《分别业报略经》 /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译 / 4983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溈山问仰山:忽有人问一切眾生但有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麼生验?仰云:若有僧来,即召云:某甲。僧回头,乃云:是甚麼。待伊拟议向道,非唯业识茫茫,亦乃无本可据。溈云善哉!」见从容录叁十七则。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為海龙王说一切法,无不由心,应修十善,终明广摄十善之功德及一切之善法。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 《十善业道经》一、顺现受业,现生作业而现生受果者。二、顺次受业,现生作业而次生受果者。叁、顺后受业,现生作业而二生已后受果者。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
《占察善恶业报经》 /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 5805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所说,叁种陀罗尼之一,破叁障中业障之陀罗尼也。止观二曰:「破恶业陀罗尼能破业障。」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以神通力,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与无量无边诸大众俱,演说甚深根聚法门。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坚净信,从坐而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我今于此众中,欲有所问,咨请世尊,愿垂听许。” 佛言:“善男子...
《占察善恶业报经》 /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 7762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五趣之业与不定业也。一地狱业,為十恶业之上品者。二畜生业,為十恶业之中品者。叁饿鬼业,為十恶业之下品者。四人业,為散善之下者。五天业,散善之上者,感欲界之六天,八禪定业,感色无色界之八天处。六不定业,微善下恶,受业不定者。见成实论六业品,大乘义章七。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称弥陀之名号也。以第十八愿為往生之正目而正為其所誓故也。对於五念门中前叁后一之助业而言,观经散善义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引业,於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假如人趣彼此各具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报,是总报也。如人人异其寿夭丑美强弱贫富,是别报也。其引发总报之业,名為引业。二满业,其成满别报之业,名為满业。见俱舍论十七。 又定不之二业:一定业,定受苦乐之二报者,此中有顺现业之叁种。二不定...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出小无量寿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无令怨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隐。临命终时任运往生。 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附隋录未详作者) 昔长安僧睿法师。慧崇。僧显。慧通。近至后周。实禅师。景禅师。西河鸾法师等数百余人。并生西方。西...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 617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