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条搜索结果

占察善恶报经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以神通力,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与无量无边诸大众俱,演说甚深根聚法门。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坚净信,从坐而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我今于此众中,欲有所问,咨请世尊,愿垂听许。” 佛言:“善男子...

《占察善恶报经》 /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 7762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与前同,第五一字。是日本智证更置尊修一字顶轮王经之学生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三种悉地破地狱转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

瑜伽事法约有千条。略述少分。口开舌举震法界宫。莲华藏世界如来出定。即以摧破地狱转障出三界。当知如法布字人主顶戴手冠中。万国清泰。节度观察旗旌上书写真言。四方晏静。专城太守镇遏。总或鼓角上题字严警鼓音。远闻。妖气清炽盛布千里。苗稼洪润人无灾疫。地土神祇风恬雨顺...

《三种悉地破地狱转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 / 4102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

身口意叁处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语,意之所思是。其他叁有种种。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得度后受教之师,名受师,又曰亲教师。释氏要览上曰:「毘奈耶云:鄔波陀耶,此云亲教。由能教离出世故,称受和尚。」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一念

一念信阿弥陀佛之本愿,而往生净土之成辨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障咒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竹笋道场。于誓多林给孤独园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皆是住声闻位尊者。大阿罗汉众所知识。其名曰尊者舍利子。摩诃目乾连。摩诃迦叶。阿泥律陀。如是等诸大声闻而为上首。 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众。一切皆是住不退转地之行。无量功德之所庄严。其名...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障咒经》 /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奉制译 / 5867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一引,於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假如人趣彼此各具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报,是总报也。如人人异其寿夭丑美强弱贫富,是别报也。其引发总报之,名為引。二满,其成满别报之,名為满。见俱舍论十七。 又定不之二:一定,定受苦乐之二报者,此中有顺现之叁种。二不定...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之异名。南山作,叁大部之一。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作為身口意之叁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九品行

為往生弥陀净土之九种修行。观经十六观中,下叁观说之。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叁道之一。善恶之所作,使人向於六趣,故名為道。胜鬘经宝窟上末曰:「造作称,通人向於叁途,名之為道。」智度论九十二曰:「小者不名道,以其能趣恶处故為道。」以思之心所為体,十善十恶,共為(即思游履之所),故名為道。即之道也。俱舍论十七曰:「之道故,立...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供养

供养之一。口发音,称美诸佛菩萨之功德也。见文句二下。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十不善道经

马鸣菩萨集 此十不善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远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谓身三种。语四种。意三种。于是义中今当解说。身三种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语四种者。妄言绮语两舌恶语。意三种者。贪瞋邪见。云何杀生。谓于有情率先见已。次审其名决定欲杀动身施作断...

《十不善道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527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為善,果為其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报也。新译仁王经中曰:「叁有果,一切皆空。」楞严经四曰:「唯杀盗婬叁為根本,以是因缘果相续。」义林章二曰:「断见眾生,不信后世善恶果。」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