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条搜索结果

二障

烦恼障,智障也。新译為烦恼障,所知障。贪瞋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叁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静之理,名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二者一切贪瞋痴等诸惑,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

《佛学大辞典》 / 751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不生

阿罗汉译言不生。以毕竟不生於叁界五趣中故也。又涅槃之涅,亦言不生,眾法常住而无始生也。又梵云阿耨波陀,译言不生。真言之阿字,不生,以诸法之本初不生故也。又不生為如来之异名,以如来常住不生不灭故也。凡诸法观為不生者,佛道之枢键也。智度论叁曰:「阿名不,罗汉名生,...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分别业报略经

一卷,大勇菩萨撰,宋僧伽跋摩译。一经皆為偈颂,分别五趣之业报。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 《分别业报略经》

同分

俱舍七十五法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之第叁。使诸法相同之因名為同分。是為一实法,由有此实法而使物同也。此有二种:一名眾生同分,又名有情同分。二名法同分。人畜等之有情相同。谓之眾生同分,有情同分。蕴处界等之法相同,名為法同分,又眾生同分分二类:一為无差别同分,一切有情...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六业

五趣之业与不定业也。一地狱业,為十恶业之上品者。二畜生业,為十恶业之中品者。叁饿鬼业,為十恶业之下品者。四人业,為散善之下者。五天业,散善之上者,感欲界之六天,八禪定业,感色无色界之八天处。六不定业,微善下恶,受业不定者。见成实论六业品,大乘义章七。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心地

心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叁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心地观经八曰:「叁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沈沦。眾生之心犹如大地,五穀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於如来,以...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不思议变易生死

二种生死之一。离叁界生死之身后以至成佛之界外生死也。由烦恼之力起有漏之善恶业,由此业所感之叁界五趣果报,曰分断生死,以所谓可求之菩提在实,可度之眾生在实之法执即所知障為助缘,起无漏之大愿大悲业所感得之细妙殊胜果报,曰不思议变易生死。由无漏之悲愿力改转分段生死之...

《佛学大辞典》 / 350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五道六道

五道六道,开合不同,五道加阿修罗道,则為六道。智度论叁十曰:「问曰:经说有五道。云何言六道?答曰:佛去久远,经法流传五百年后,多有别异,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说五者,於佛经迴文说五。若说六者,於佛经迴文说六。又摩訶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眾生,观诸义意,应有...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五解脱轮

金刚界五智如来所住之五大月轮也。五大月轮是清净之菩提心,能解脱烦恼,故名。又能解脱五趣轮迴之缠缚,而成為圆明无碍之月轮,故名。 又五轮塔婆之异名。见[五轮塔婆]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六十二种有情

唯识枢要上本曰:「六十二种有情颂曰:五四叁叁四,叁二及叁七,十九四四一,故有情名诸。」释之曰:「一、五趣為五。二、四姓為四。叁、男与女及非男非女為叁。四、劣与中及妙為叁。五、在家与出家苦行与非苦行為四(是第一句)。六、律仪与不律仪及非不律仪為叁。七、离欲(阿罗...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化应身四句

一、化身非应,谓佛随类变现龙鬼等形,不为佛身,是名化身非应。 二、应身非化,谓地前菩萨所见佛身,即是随机应现,非五趣摄,是名应身非化。(地前菩萨者,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菩萨也。五趣者,天趣、人趣、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叁、亦应亦化,谓诸声闻所见佛身,...

《三藏法数》 / 170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天仙

天人与神仙也。理趣分述讚中曰:「五趣之极曰天,人有神德曰仙。」大日经疏二曰:「天仙谓诸五通神仙。」法华懺法曰:「菩萨声闻缘觉眾,及一切天仙。」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五恶趣

又曰五趣,五道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之境界。此中自天趣别开阿修罗,故為六趣。对於弥陀之净土,悉以之為恶趣。地狱鬼畜叁者,為纯恶之所趣,故名為恶趣。人天為善恶杂业之所趣,故亦名為恶趣。无量寿经下曰:「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同净影疏下曰:「...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杂住界

同[五趣杂居地]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横截

横截叁界五趣生死之流,而往生於极乐也。无量寿经下曰:「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极乐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昇道无穷极。」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十种现益

念佛之行者,获得金刚之真心者,横超五趣八难之道,必於现生获十种之益。见[现益]条。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傍生趣

五趣之一。

《佛学大辞典》 / 5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五道

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叁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与[五趣]同。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