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条搜索结果

十住心

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於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於菩提心论,释摩伽衍论),至其本质,实可称為日本弘法大师之独创。 故其本据在弘法之十住心论及秘藏宝钥:一、异生羝羊心,异生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异之生,即如所谓群生也。羝羊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

《佛学大辞典》 / 932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金刚心

一、觉了法性,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解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之一切微妙法门,而不使有遗餘,故曰觉了诸法。二、化度眾生,菩萨以无上涅槃道,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之一切眾生,悉使出离诸趣,故曰化度眾生。叁、庄严世界,菩萨谓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以诸佛国土最上庄藏之具庄严...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心识

小乘俱舍以心与识為同体异名,大乘唯识以之為别体,有一识乃至无量之差别。详见[识]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处传心

谓禪宗也。世尊叁处传心於迦叶:一灵山之拈花微笑,一於多子塔分半座,一於双林树下由棺中出足。禪宗象鑑曰:「世尊叁处传心者為禪旨,一代所说者為教门。故曰:禪是佛心,教是佛语。」然说拈花微笑事之大梵天经,其出处不分明,多子塔前分半座双树下出足事,诸经虽有其事而如五灯...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密付

师资密密付法也,即禪家之以心传心。宝镜叁昧歌曰:「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以心传心

禪家之常语。离言说文字而以心传於心也。达磨之血脉论曰:「叁界兴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六祖坛经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信之,故传此衣,以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宗密之禪源都序上之一曰:「达磨受法天竺,躬至中...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了了自觉也。禪源诸詮二曰:「问:诸缘绝时,有断灭否?答:虽绝诸念,亦不断灭。问:以何证验,云不断灭?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师即印可云:只此是自性清净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诸非,更令观察。毕竟不与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验实是亲证其体,然后印之,令绝...

《佛学大辞典》 / 348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相应因

六因之一。心王与心所互相应,以心王為因,而起心所,以心所為因,而起心王,故彼此相应,名為相应因。其相应之义,心王与心所有平等之义五种也。是云五义平等。俱舍论六曰:「由五平等共相应义立相应因。」又曰:「唯心心所,是相应因。」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黄檗山断际禪师传心法要

一卷,唐裴休集。集录亲闻於希运禪师者,间或记其月日。文辞简洁,一读可以知禪要,又得窥其宗渊源。卷首有裴休序。卷尾附禪师宛陵录一卷。然收於景德传灯录者,题為黄檗希运禪师传心法要,删各章之岁月,又於卷末省略叁分之一、却附加裴休之传心偈四言长一篇。唐大中十一年成。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法事理唯识

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以心為识之自相故也。乃至无為為识之实性故也。见[五法]条。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心无畏故

大日经曰:「心无畏故,能究竟净菩提心。」行者观心月,泰然无所畏惧,谓之心无畏。以心无畏之故,得净究竟圆明之菩提心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胎金显密

一金為显,以智显故。胎為密,以理深密故。二胎為显,以色显故。金為密,以心隐故。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内作业灌顶

瑜祇经金刚萨埵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之所明,即五种叁昧耶中第五叁昧耶五种灌顶中之以心灌顶也。见[灌顶]条。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不染着诸法叁昧

文殊院之文殊,其左手持青莲华,是不染着诸法叁昧之标帜也。文殊无相之妙慧,不着诸法。故云不着讲法。大疏五曰:「青莲是不染着诸法叁昧,以心无所住故,即见实相。」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超越心地

超绝一切心法之佛位也。大日经真言品曰:「诸佛自证叁菩提不思议界超越心地。」同疏叁曰:「如世人拳趾动足皆依於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进行,故名此心為地。以心尚有所依故,未名正徧知,如来已度此微细戏论,进趣都息,故名超越心地。」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