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条搜索结果

叁胜学

一、增上戒学,谓具足受持大小乘戒,制伏过非,成就威仪,于诸戒法而能增胜,是名增上戒学。 二、增上心学,谓能舍欲界诸不善法,得入初,乃至入第四,于诸定心而能增胜,是名增上心学。(初、四,即色界天也。) 叁、增上慧学,谓于四圣谛等法,如实能知,是名增上慧...

《三藏法数》 / 141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轮叁昧

轮有运转摧碾之义。梵语叁昧,华言正定。谓行者修习定叁昧,亦必勇猛精进,摧破惑业,从浅至深,从凡入圣,亦犹轮之义也。 一、地轮叁昧,地有二义:一住持不动,二出生万物。谓行者修习定叁昧,若证未到地定,顿觉身心相空,泯然入定。定法持心,如地不动,由未到地,出生...

《三藏法数》 / 567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叁昧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叁昧,心行正直,故名叁昧。 一、有觉有观叁昧,谓初心在曰觉,细心分别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叁昧。(空、无相、无作,即叁解脱门也。)...

《三藏法数》 / 222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种病相

定者,须善识病源,设或不知,则难于治疗,疾苦相仍,行道有妨。能明四大五脏五根病发之相,善加调治,则身心安隐,不废修业矣。 一、四大增动病相,四大,地水火风也。一大不调,诸患并起。地大增故,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等诸患生;水大增故,痰癊胀满,饮食不消等诸患生;...

《三藏法数》 / 374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门经要用法

之要法有五门。一者安般。二不净。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安般不净二门观缘。此三门有内外境界。念佛慈心缘外境界。所以五门者。随众生病。若乱心多者教以安般。若贪爱多者教以不净。若瞋恚多者教以慈心。若着我多者教以因缘。若心没者教以念佛。若行人有善心已来。未念佛三...

《五门经要用法》 /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 10326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6日

觉观叁种发相

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曰观。 一、明利心中觉观发相,谓修之人,宿无善根,现修定时,善法不起。但觉观攀缘念念不住,叁毒之中,或缘贪,或缘嗔,或缘痴,如是经年累月,而不得定。此为明利心中觉观发相。 二、半明半昏觉观发相,谓修之人,于摄念时,虽了觉观烦恼念念不...

《三藏法数》 / 218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天定五支功德

支即支分,如树之根干,是一枝条有异,支之义亦尔,从一定心出生五支故也。又支持之义,谓定心浅薄,易于摇动,若得觉观等法支持,则定心安隐牢固,故名支也。 一、觉支,初心在缘为觉。谓行者于定中发初,清净色法,触其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初觉此触,故名觉支。 二、观...

《三藏法数》 / 272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梵福

一、未起塔处起塔,塔,梵语具云塔婆,华言高显。谓人能起塔者,当来之世,受初天福。经云:若有善信男子女人,求梵天福者,未曾起塔婆处,于中能起,是为初受梵天之福也。 二、补治故寺,谓修补破坏故寺,当来之世,受二天福。经云:补治故寺,是为第二受梵天之福也。 叁...

《三藏法数》 / 225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二种超越叁昧

超越者,谓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而具二义焉。 一、超入叁昧,超入叁昧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入色界初,从初起,超入无色界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从初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二起,入灭受想定...

《三藏法数》 / 488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无畏三藏

中天竺摩伽陀国王舍城那烂陀竹林寺三藏沙门讳输波迦罗。唐言善无畏。刹利种豪贵族。共嵩岳会善寺大德师敬贤和上。对论佛法。略叙大乘旨要。顿开众生心地令速悟道。及受菩萨戒。羯磨仪轨。序之如左。 夫欲入大乘法者。先须发无上菩提心受大菩萨戒身器清净。然后受法。略作十一...

《无畏三藏要》 / 126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圆觉叁观

一、奢摩他,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体真止者,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也。) 二、叁...

《三藏法数》 / 340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贪欲叁种发相

一、外贪欲相,谓行人当修定时,于男于女,取其容貌,贪欲心生,念念不住,障诸定,是名外贪欲相。 二、内外贪欲相,谓行人当修定时,欲心忽生,或缘他身相,或自缘己身,念念染着,而起贪爱,障诸定,是名内外贪欲相。 叁、遍一切处贪欲相,谓行人贪着如前内外之境,复于...

《三藏法数》 / 169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愚痴叁种发相

一、计断常痴相,谓行人于修定时,忽然发邪思惟,分别我及诸法,为过去灭而有现在我耶?为过去不灭而有现在我耶?因是思惟,见心即发,推寻叁世。若谓是灭,即堕断见;若谓不灭,即堕常见。如是痴觉,念念不住,以此智辩,诤竞戏论,作诸恶行,障于正定出世之法,是为计断常痴相...

《三藏法数》 / 307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掩室

掩闭室而不接於人也。谓如来成道后,叁七日间,坐思而不说法也。僧肇之无名论曰:「释迦掩室於摩竭,净名杜口於毘那。」肇论新疏下曰:「法华说:如来成佛,叁七日中,而不说法。智度论第七云:佛得道五十七日,不语等。义言掩室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要经

行者求道欲修定时。尔时法师应随根相行四摄道。示教利喜广净信戒。净信戒已次除六欲。所谓色欲。形容欲。威仪欲。言声欲。细滑欲。人相欲。着上五欲。令观可得不净之相。着人相欲。令观骨人分分断相。观彼全尸能断二欲威仪欲言声欲。若观坏尸悉断六欲。可得不净有二种观。一即死尸...

要经》 / 1755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6日

解脱身

二佛身之一。佛身解脱烦恼障,故名解脱身。唯识述记十末曰:「言法身者,非叁身中之法身也。佛得二名,离烦恼故,名解脱身。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為法身。」又[五分法身]之一。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