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 条搜索结果

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9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3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妄尽还源观

此观门者,乃唐贤首国师,以华严大经之义,富博宏深,览之者,讵究其源;寻之者,罕穷其际。由是统收玄奥,囊括大宗,述此门,令诸后学修习观法,断除诸妄,复归真源也。 一、显一体,一体即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也。盖此体性,从本以来,圆明湛寂,在尘劳而不垢,处涅槃而非净;...

《三藏法数》 / 1077字 / 2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檐负之远葬林野。时...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239字 / 2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四、降师品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竹园之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洴沙王已得初果,信敬之心倍复隆厚,常设上妙四事所须,供养于佛及比丘僧,乐人同善,志兼劝导。国有师,富兰那等,先素出世,邪见倒说,诳惑民庶;迷冥之徒,信服邪教,众类广布,恶党遍满。时王有弟,敬奉师,...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7530字 / 2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恒伽达品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是时国中有一辅相,其家大富,然无儿子。时恒河边,有摩尼跋罗天祠,合土人民,皆悉敬奉。时此辅相,往诣祠所,而祷之言:“我无子息,承闻天神,功德无量,救护群生,能与其愿,今故自归。若蒙所愿,愿赐一子,当以金银校饰天身,及以名香...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1300字 / 2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20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二印

一、无相叁昧印,菩萨初入八地,则上不见可求之佛,下不见眾生之可度,沈空多时,名曰无相叁昧印,二、有相叁昧印,此时诸佛以七法动起之,以如幻叁昧為种种利益眾生之事,名為有相叁昧。见演密钞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信菩萨

此是习种性前外凡之位。叁乘诸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十心。一信心。信佛庆住大乘。归宗不二决定无疑。二念心。于念处忆念不忘。叁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正观。四慧心。还观人法二种无我。五无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不退心。正观两融心不退后。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于舍。...

《法门名义集》 / 151字 / 1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伽陀

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曰:「伽陀此云良药。」参照[阿伽陀]条。 又(术语)Gāthā,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叁十二字者,谓之為首卢伽陀Ślok...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1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倩女离魂

正灯录(五祖演禪师章)曰:「五祖问僧云:倩女离魂,那个是真底?」剪灯新话上聚景园记曰:「清河张鑑季女倩娘,鑑尝许外甥王宙為妻,既而悔之,欲嫁宾僚之贤者。女闻之鬱抑,宙亦深恨,赴京师至山郭。半夜忽闻有人行声,问之,乃倩娘也。遂匿於船,至蜀,凡五年。遂与还归。既...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昔目连与诸弟子俱,从耆阇崛山下到王舍城乞食。目连于道中仰视虚空冁然而笑。其弟子问:“何因缘笑?”目连答曰:“卿欲知者,须还到佛所,可更问也。”于是乞食讫还到佛所,其弟子更问目连向所笑意,目连答曰:“我见上虚空中有一饿鬼,身极长大其状丑恶,有七枚热铁丸,从口中入直下...

《杂譬喻经》 / 290字 / 1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七佛药师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宝,佛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叁、东方去此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圆满香积,佛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1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观音

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叁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叁障,此道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1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金刚经

梵名Vajra-Prajña āramitā-Sñtra,一卷,般若部,姚秦鳩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或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在舍卫国,為须菩提等,初说境空,次示慧空,后明菩萨空者,盖此经以空慧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為詮也。此经不如大般若经之浩瀚,又不如般若心经之太简,而能说般若...

《佛学大辞典》 / 1729字 / 1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