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条搜索结果

一、思择,思即思惟,择即决择。谓能思惟、决择一切正行,对治诸障,不令再起,故名思择。 二、修习,修即修治,习即数习。谓因修习之,能令一切善行坚固,决定成就,故名修习

《三藏法数》 / 82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外道

外道十一宗之一。以口譬太虚。谓万物本為由一虚而生者。中论疏叁本曰:「口外道,计太虚能生四大,四大能生药草,药草能生眾生,此从无生也。」参照[口论师]项。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於物之生正為原因之。对於缘而言。无量寿经下曰:「因。」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金刚

喻强也。是言金刚士之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论师

印度之外道,以虚空為万物之真因者。或作因论师,恐是写误。外道小乘,涅槃论曰:「外道口论师说,虚空是万物之因,最初生虚空,虚空生风,风生火,火生煗,煗生水,水即冻凌,坚作地,地生种种药草,种种药草生五穀生命,是故我论中说命是食,后时还没虚空,名涅槃。」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自,谓世间之人,宿有善种,不假他人教诫,而自能以精进勇猛之,发菩提心,是名自。(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他,谓世间之人,或因他人教诫,或因他事感动,遂发菩提之心,则是藉他之,是名他。 叁、因,谓世间之人,先世修习大乘之法,今因见佛及诸菩萨...

《三藏法数》 / 174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宿因

宿因者,谓遮那世尊宿世愿因,为化众生,发愿修行,而成佛果。为酬宿愿,故今出世,悲智双运,行愿齐周,乃以无障解脱之智,顿阐华严一乘圆教法门,普令法界众生,深悟如来智慧。然佛宿因虽多,略开二种焉。 一、大愿,谓佛于因中发大誓愿,度诸众生。今已成佛,乘大愿,...

《三藏法数》 / 244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之士夫也。拘尸那城有士之一族。长阿含经四谓之末罗。异译之大般涅槃经下译為士。佛荼毘时,此辈舁棺槨。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马鸣菩萨大神无比验法念诵仪轨

一卷,唐金刚智译。释迦如来坐菩提树下马鸣菩萨白佛自说大神咒,使像末之贫穷获大福利。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入涅槃密跡金刚士哀恋经

一卷,失译人名。金刚士哀恋不息,帝释慰止之。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难判

五难判者,谓定等五种之,唯识论中,不能判摄也。然叁界唯心,万法唯识,而不能判此五者,由斯五种乃圣人不思议境界,不与心识相应,此所以为难判。宗镜录云:有五,唯识不判。是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定,定者,即如来大寂定也。谓此定,...

《三藏法数》 / 478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波罗蜜菩萨

胎藏界曼陀罗虚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梵云:波罗尼波罗蜜多,密号為勇金刚,主如来之十。肉色,着羯磨衣,右手捧荷叶,上有狮子,左手為拳,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慈悲十无畏起

谓诸佛如来之慈悲由十与四无畏而起也。无量义经偈曰:「戒定慧解知见生,叁明六通道品发,慈悲十无畏起,眾生善业因缘出。」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悉底国逝多林给孤独园。时大花严长者。从坐而起整理衣服。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一切有情施饮食者。当得何报。 尔时薄伽梵告长者言。若施食者。得如来。时大长者复白佛言。世尊。其如来。颇有譬喻而能宣说。令我闻不。 佛告长者言...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译 / 496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

佛说佛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苾刍众俱。 是时佛告诸苾刍言。汝等当知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有十种具是者。即能了知广大胜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转妙梵轮。何等为十。所谓如来于一切处如实了知。一切非处亦如实知。由实知故是为如来第一处非处智。如来应供正等正...

《佛说佛十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1064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