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条搜索结果

制二教

律宗一家,判一代教為教制教二者。经论二藏,汎说因果之理,以道俗,是曰教,戒律一藏,说比丘之戒法,独制内眾,谓之制教。又曰行。见[行]条。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度寺碑

度寺故僧邕禪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制文。欧阳询所书。為率更得意之笔。所谓直木曲铁法也。其石宋时已亡。今所传搨本多翻刻者。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佛菩萨以神力变作种种之形体也。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经卷下

“复次,大王!是沙门瞿昙,成就十八不共佛法。大王!何等十八不共佛法?大王!是佛如来,无有错乱,口无言说,无有失念,无有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欲无退减,进无退减,念无退减,慧无退减,解脱无退减,解脱知见亦无退减,一切身业以智为首随于智行,一切口业以智为首随...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经》 / 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 7471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仪顿

顿教二种之一。禪源诸詮叁曰:「佛初成道,為宿世缘熟上根之流一时顿说性相理事,眾生万惑,菩萨万行,贤圣地位,诸佛万德。因该果海,初心即得菩提。果彻因源,位满犹称菩萨。」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之因缘也。佛菩萨来此世,因有教之因缘,若此因缘尽,则即去。寄归传一曰:「缘斯尽,能事毕功。」 又(杂语)以募结佛缘也。释氏以能布施者,為与佛有缘法。故亦称募缘。夷坚志曰:「普光寺行童元暉,近村王大子也。既僧,為街坊缘。」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眾生之略。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法身

法身之佛,应现无量之身也。菩萨瓔珞经上自初地至佛地各有二种之法身。法性身,应法身是也。谓於第一义諦之法流水中,由实性生智,故為实智之法身。法名自体,集藏為身。一切眾生之善根,感此实智之法身,故法身能现应无量之法身。一切世界国土身,一切眾生身,一切佛身,一切菩...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菩萨神通变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佛说罪业应报教地狱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摩诃萨及声闻眷属俱,亦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皆悉集会。尔时信相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有地狱、饿鬼、畜生、奴婢、贫富、贵贱种类若干,唯愿世尊具演说法!若有众生闻佛说法,如孩子得母、如病得医...

《佛说罪业应报教地狱经》 /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 2678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经卷第三

于是月星天子语月天子言。如是菩萨学名为学菩萨。复问何所是菩萨学。报言天子。菩萨学于菩萨。于是无身无身行。无口无口行。无意无意行。是为菩萨学菩萨。于身无所学亦无所获。亦无所失亦无所亡。如是天子。菩萨学。复言天子。如是学为如来所授决耶。月天子语月星天子言。不作是学...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经》 /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 6457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又云制。通道俗之人,使汎知因果道理,邪正差别之教法,谓之教,特明佛弟子当守之戒行,谓之行教。又曰制教。律宗之人,以此二教判一代教也。行事钞上一曰:「显理之教,乃有多途,而可以情求,大分為二:一谓教,此则通道俗。但汎明因果,识达邪正。(中略)二谓行教,唯局...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示导人也。大日经疏四曰:「随种种应度眾生,叁轮导。」演密钞五曰:「谓教,导谓示导。」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又曰劝。教人而恶為善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如来,但教菩萨。」 又(杂语)乞人施物,一名教,又曰劝。俗称乞食曰叫子,教叫同音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四生中之生也。不处於胞胎而忽然生也。法华经曰:「其国诸眾生,婬欲皆已断,纯一变生。」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