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生死海也。生死之海,深广难渡也。六十华严经五曰:「已度难度海。」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曰:「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十信之菩萨也。十住已去為实行之菩萨。瓔珞经下曰:「佛子从不识始凡夫地,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名信想菩萨,亦名假名菩萨,亦名名字菩萨。」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梵网经心地品曰:「十发趣心向果:一捨心,二戒心,叁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诸佛当知,从是十发趣入坚法忍中。」案明蕅益大师梵网合註以為即十住法门。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於十住心不立优劣深浅,由真言实义,人天鬼畜等悉為平等之法身者。是為横之十住心。此有二,曼荼罗种性之十住心与普门万德之十住心也。前者表眾生本具之心平等而悉為法身,后者為显大日所证普门万德之有状者。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真言宗自初地之净菩提心已上,至於等觉皆摄於信解地中,唯妙觉之位,名究竟一切智地。大疏二曰:「此经宗,从净菩提心以上十住地,皆是信解中行,唯名究竟一切智地。」同二曰:「唯如来名究竟一切智地,如华严中,初地菩萨能信如来本行所入。(中略)信成就果,於如是诸事,其心毕...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观修万法唯识之理,立五位:一、资粮位,於地前住行向之叁十心,贮佛道资粮之位。二、加行位,於叁十心之终,将入见道,而為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叁、通达位,於初地之入心(地地各有入住出之叁心),通达於二空无我之理之位,即见道也。四、修习位,自初地...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持地经立六住以摄菩萨之行位,此六入所证之位,皆不退失,故名為住:一种性住,种即能生之义,性即自分不改之义,谓菩萨於十住之位成就佛道之种性也。二解行住,於十行十迴向之位,积解行之功,不退失也。叁净心住,於初地见道之位破一切见惑,使心得一分清净也。四行道迹住,迹者...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初地菩萨之别号也。瓔珞本业经上曰:「佛子!世间果报者,所谓十住铜宝瓔珞铜轮王,一百子為眷属。(中略)欢喜地百宝瓔珞七宝相轮四天王,一万子為眷属。」如此诸位菩萨当於世间果报,则欢喜地即初地之菩萨功德,得四天王,有一万之福子。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缘之境,叁、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叁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一、十信位,二、十住位,叁、十迴向位,四、十地位,五、等觉位,六、佛地位也。旧译之华严经,说此六位。新经立等觉位而為七位。见十住心广名目五。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十住心之第六、他缘大乘心也,他无两义,梵音同一、故约於菩萨之大悲缘他眾生而谓之他缘,约於菩萨之大智缘心外无法而谓之无缘。大疏二曰:「梵音莽鉢罗,是无义,亦是他义。所谓他缘乘者,谓发平等大誓,為法界眾生行菩萨道。乃至诸一阐提及二乘入正位者,亦当以种种方便折伏摄受...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二。谓凡夫信世间因果之道理,知持斋之為善而行之也。持斋者不过中食之法(过正午不為食),以之為善道者,為印度古来之风俗,无异於此方所谓仁义之道。因而以之為人乘之住心。大日经一曰:「愚童凡夫类,犹羝羊。或时有一法想生。所谓持斋,彼思惟此少分,发...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Abhimukha,又作阿毘目佉。菩萨位之名。是十住中之第六住。出叁藏记九曰:「阿比目佉,晋曰六住,或作阿比牟佉。」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為菩萨之阶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等觉是也。以此四十位修行之功德,而庄严佛果,故言四十一地之瓔珞等。见[五十二位]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过正午不食曰斋,持斋谓受持斋法而不违越也。释氏要览曰:「斋,起世因本经云:乌脯沙陀,隋言增长,受持斋法增长善根故。佛教以过中不食名斋。」大日经一曰:「愚童凡夫犹如羝羊,或时有一法想生,所谓持斋。」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二為「愚童持斋心。」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