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显教则十界叁千之法,悉為法身性具之法,故云為法身。依密教则十界叁千之法,悉為大日法身之叁昧耶形,故云為法身。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台家所立圆教六即位之第一。一切眾生皆具中道佛性為理,此理具之位与究竟之佛果不二為即。即叁恶道之眾生,无一毫之善者,是理即也。见[六即]条。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真言宗所谈。谓此肉身可成佛也。菩提心论曰:「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叁摩地,於诸教中闕而不书。」又曰:「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破邪计邪执者,為直显正道正见也。是為叁论宗之眼目。该宗破八迷,即以八不直显中道也。是為叁论一宗之纲要。叁论玄义曰:「但论虽有叁,义唯二辙:一曰显正,二曰破邪。破邪则下拯沈沦,显正则上弘大法。」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常寂光土為周徧法界之法礼,故叁五之色质皆在寂光一理之上而宛然,是故凡圣同居土之娑婆即常寂光土也。经云常在灵鷲山,即其证也。法华玄义七曰:「寂光理通如镜如器,诸土别异如像如饭,业力所隔,感见不同。」法华文句记九曰:「经云:我土不毁,常在灵山。岂离迦耶别求常寂,非...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隔生则尽忘前世之事而不记忆也。凡夫不足言,天台六即位中,至观行即之位亦云尔。玄义六下曰:「若相似益,隔生不忘。名字观行益,隔生即忘。」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台宗所立性恶之法门也,贪欲之事虽恶,而具法性之实理,故习於贪欲者,可就贪欲而观法性也。又谓之婬欲即是道。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一卷,唐宝思惟译。大梵天王请佛乞说咒。佛為说根本咒一与随咒六,及其功德,并说书写结坛之法。与不空译一卷之随求经同本。随求即得大自在,以陀罗尼之功德而名之。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