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字為本不生之义,故是空諦。弥字為吾我之义,故是随缘之假諦。陀字為如之义,故是中諦。又叁身者,取阿字第五转方便究竟之义為应身,弥為报身,陀為法身。日本慧心之阿弥陀部心集曰:「阿即空之义也,弥者即假之义也,陀者即中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顿悟入道要门论上:「问束四智成叁身者,几个智共成一身,几个智独成一身?答: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者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叁身亦假立名字分别,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无叁身应用。何以故?為体性无相,从无本而立,亦无无住。」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台家所立之叁身也。法报应之名,法华论取之,是开真合应之叁身也。开真者,法与自受用及报之二。合应者,应中合他受用与报之胜应也。一、法身,中道之理体也,本有之叁千也。二、报身,报因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二分之,自受内证法乐之身,名為自受用报身。对於初地已上菩萨应现...
《佛学大辞典》 / 740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有四种:法、报、应之叁身。自性、受用、变化之叁身。法、应、化之叁身。法、报、化之叁身是也。见叁字部叁身条附录。 又叁法身有二种。见[法身]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是最胜王经所说。合真开应之叁身也。开应者。於应身之中别应与化。即最胜王经分别叁身品曰:「一切如来有叁种身:一者化身,二者应身,叁者法身,如是叁身具足摄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大小乘通用之名目也。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品之功德為法身。以王宫所生相好之形為报身。以化獼猴鹿等為化身。若就大乘则即天台之法报应。又法相宗自性受用变化之叁身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佛性有叁:一、正因佛性,是法身如来之因。二、了因佛性,是报身如来之因。叁、缘因佛性,是应身如来之因。见[叁因佛性]条。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