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护(他经作捨)之四无量心曰四梵堂,以此四法,能感大梵之果报也。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有四等心,云何為四?慈悲喜护。(中略)当求方便成此四梵堂。」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佛。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菩萨摩诃萨八千人俱,皆被坚固大弘誓甲,并欲、色界诸天子等无量百千,恭敬如来,听受法要。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持一宝盖,广十由旬,覆如来上。 时有兜率陀天,名曰善胜,已于阿耨...
《大乘四法经》 / 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制译 / 4183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有四梵志,各得五通,欲免死,一上空,一入大海,一入山腹,一入大地,皆不免死。佛因说苦空无常无我四法。见[山海空市]条。此经出於增一阿含增上品。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谓:「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此法华经?佛告普贤菩萨: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一者為诸佛护念,二者植诸德本,叁者入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眾生之心。」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修行之法。四法之一。阿弥陀经元照疏曰:「大觉世尊,一代名教。大小虽殊,不出教理行果。因教显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四法收之,鲜无不尽。」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真言於曼陀罗之方位以东南西北次第,配於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法,故东门云发心门,乃至北门云涅槃门。今葬场四门之额,铭此四法,即由此出也。又四门者,為常乐我净之四德,大圆镜智等之四智也。世亲摄论十五曰:「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叁柔软四可爱。譬法界真如总有四德,谓常乐...
《佛学大辞典》 / 375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众。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有四种法,菩萨摩诃萨尽其寿量,常应修行,乃至虽遇丧命因缘,亦不得舍。何者为四?诸苾刍、菩萨尽寿,乃至逢遇丧命因缘,必定不得舍菩提心;诸苾...
《大乘四法经》 /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 338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於四法宝之外,别加所观之境者。法相宗称之為五种唯识,说境唯识、教唯识、理唯识、行唯识、果唯识之别。出於法苑义林章,成唯识论枢要等。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