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条搜索结果

非学世间

大小乘学者之部类,曰学者世间,总称其他曰非学者世间。因明疏后记曰:「学者世间者,叁乘教法,总名学者世间。世间耕犁等工巧等事,总名非学世间。以对叁乘出世之法,总名非学世间所摄。」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因明叁支作法之一。在因之次而助因使宗成立者。以既知之事实為喻。作推定未知事实之用。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

因明叁十叁过中,属於因之过名。為因异喻一分通,同品全分通者,以其一分通於异喻使宗不定也。见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上。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达利瑟致案多

Dṛṣṭyanta,译曰见边,所见之边际也。乃因明之譬喻。譬喻者,以所见之边為成立未所见之宗者,故名见边。见因明大疏中本。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可得相以过类

因之十五过类第五。对於无过之正因,而强欲付以过失之过误也。详见[因明正理门论]等。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徧所许宗

因明所立四宗之一。如言眼之见色,彼此所共许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能别

因明立宗之言谓声為无常,声為所别,无常為能别。声者,自体。无常者,体上之义理也。今声為无常,以无常分别声之体者,故无常為能别,声為所别。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异品一分转同品徧转不定

因明叁十叁过中,属於因之过名。為因异喻一分通,同品全分通者,以其一分通於异喻使宗不定也。见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上。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四种道理

解深密经五说四种之道理:一观待道理,有為法必因果对待,因生果,果由因生之不变道理也。二作用道理,因缘所生之有為法,必有成办事业之作用也。叁证成道理,由现量与比量及圣教量而证明成立之道理也。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四法尔道理,不关如来之出世不出世,本来安住於法界...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战达罗

一作战捺罗Candra,译曰月。 又外道名。因明大疏中曰:「十八部中上首名战达罗,此云慧月,造十句论。」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所别

因明之宗支,如言声无常,以声之体為有法,一云前陈,亦云所别,以无常之义為法。一名后陈,亦云能别。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能破

因明八门之一。敌论者立过非之量时,指斥其过非或难詰其所立也。因明大疏上曰:「敌申过量,善斥其非,或妙徵宗,故名能破。」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摄拖苾驮

Śabda-vidyā,译曰因明。寄归传四曰:「摄拖苾驮,摄拖是因,苾驮是明,五明论之一也。」见[因明]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达利瑟致

Dṛṣṭi,又作达梨舍那Darśana。译曰见。邪见正见之见也。因明大疏中本曰:「达利瑟致,云见。」玄应音义六曰:「达梨舍那,此云见。」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