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条搜索结果

思益梵所问经

四卷,秦罗什译。思益者梵之名,说大乘之实义而破小乘之偏小。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子魔

四魔之一,欲界第六(即他化自在)之主及民障碍佛道者。智度论五曰:「四者他化自在子魔。(中略)常一心故,一切处心不着故,入不动叁昧故,破他化自在子魔。」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华着舍利弗衣

维摩经观眾生品曰:「时维摩詰室,有一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曰勿谓此华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神地祇

欲界所属之夜叉等,又色界已下诸眾之属隶也。又时為梵,帝释等之通称。地祇者,乃人间之鬼神,坚牢地神,八大龙王等也。法华经曰:「诸神龙王阿修罗等。」无量寿经私记曰:「吉礼者,云事邦国之鬼神及神地祇。」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器手

又曰器酒。胎藏界外金刚部眾之一。手把酒器。见胎曼大钞六。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Vasubandhu,梵名婆藪槃豆,又曰婆修槃陀,译曰亲,新作伐苏畔度,译曰世亲。波藪译曰世,毘纽之异名也。以父母求世亲爱而名。或言為帝之弟,故名亲,婆藪槃豆传曰:「婆藪槃豆者,北竺富娄沙富罗国(译曰丈安国)人,佛灭后九百年而出,兄弟叁人,皆名婆藪槃豆,长...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七母

又称七姊妹。遮文荼,矫吠利,吠瑟拏,娇摩野,燕捺利,咾哪利,未罗弭之七也。其曼荼罗,存於理趣经十七段曼荼罗中。大黑及焰摩之眷属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摩利支菩萨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德瓶

出心所愿者之瓶也。六十华严经五十九曰:「菩提心者,则為德瓶,满足一切所乐欲故。」探玄记二十曰:「德瓶者,於中所索,悉皆得故。如如意珠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佛心

梁武帝之德号也。碧巖第一则评唱曰:「武帝尝披袈裟,自讲放光般若,(中略)人谓之佛心子。」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非有想非无想

非有想非无想处,在六趣之中属於趣。故曰非有想非无想。新译曰非想非非想。略曰非想。又名有顶。以是為叁界之最顶处故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二大

十二也。仁王经上曰:「此叁界中十二大眾皆来集会,坐九级莲华臺。」见[十二]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初禪梵

色界之诸,悉离婬欲而清净,故曰梵。梵即清净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佛说四王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佛告诸弟子:“慎尔心念,无爱六欲;漱情去垢,无求为首;内以清净,外当尽孝;以四等心奉养所生;晨入尊庙,稽首悔过;朝禀暮诵,思经妙义;以佛重戒治心秽病;斋肃静处,数息禅定;反流尽源,以求道真;寿命犹电,恍惚即灭。 斋...

《佛说四王经》 / 宋凉州沙门智严共宝云译 / 1005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4日

佛之尊号。為人之所尊,佛更為之所尊,故曰。又有五种,第五之第一义,即佛也。佛為之至极,故曰。又為佛之小字。释氏要览中曰:「一日抱太子謁释迦增长大神庙,庙神石為像,即起礼太子足。王曰:我子於神中更為尊胜,宜名。」法华经化城喻品曰:...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