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条搜索结果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2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四趣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是为四趣。

《法门名义集》 / 13字 / 1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六道

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是为六道众生。亦名六趣。

《法门名义集》 / 27字 / 1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佉罗騫駄

Kharakaṇṭha,鬼王名,译曰吼如雷。见金光明文句七。 又阿修罗王名,译曰广肩胛。文向二下曰:「佉罗騫駄,此云广肩胛,亦云恶阴,涌海水者。」玄赞二曰:「佉罗騫駄者,古云广肩膊。」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一觉

一觉者,十界众生本性之觉也。谓六道众生,业惑所覆,不能觉了,名为不觉。叁乘之人,断惑证理,未能究竟,名随分觉。惟佛一人,诸惑净尽,彻见本性,名究竟觉。迷悟虽殊,觉体本一。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

《三藏法数》 / 171字 / 10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阿修罗

Asura,又作阿须罗。旧称阿修罗,阿须伦,阿苏罗,阿素罗。译曰无端,容貌丑陋之义。又曰无酒,其果报无酒之义。新称阿素洛。译曰非天。其果报胜似天而非天之义。為常与帝释战斗之神。六道之一。八部眾之一。名义集二曰:「阿修罗,旧翻无端正。男丑女端正,新翻非天。」西城记九...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10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8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修罗

阿修罗之略。常与帝释天战斗之鬼神也。见[阿修罗]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迹本二门

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门,皆能通至实相也。然此二门,惟法华一经明之。盖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皆不思议,故称为妙。诸经但论释迦近得成佛之迹,而不言久远已成之本;则显法华已今当说,最为第一,故得为经中王也。(实相者,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中道真实之妙...

《三藏法数》 / 379字 / 8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8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婆稚阿修罗

Bhandhiasura,又作跋墀,跋稚,跋移,末利,婆梨。阿修罗王名。列次於法华经序品。法华文句二曰:「婆稚者,此云被缚,或云五处被缚,或云五恶,物繫物不得脱,故云被缚。亦云有缚,為帝释所缚。」法华玄赞二曰:「婆稚者,旧云被缚,非天(阿修罗)前军為天所缚。正云跋稚迦,此...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一切世间

总称秽土之语。阿弥陀经曰:「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