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於止作两持而有止作两犯。作杀生偷盗等之恶事而犯所受之戒,谓之作犯;不作布萨安居等之善事,谓之止犯。行事钞中四曰:「犯由作成,故曰作犯,此对作恶法為宗。」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行夏安居也。结者结成之意。资持记上四之一曰:「立心止住,名為结耳。」荆楚岁时记曰:「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剎掛搭,谓之结夏。」见[安居]条。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夏安居中日日警告大眾而劝精进也。行事钞上四之二曰:「安居上座於一切僧集时、食时、粥时、浆时,应白言:尔许时已过,餘有尔许时在。若行此等行法者,是名僧父母,亦名僧师。」同资持记曰:「於小食上维那打槌告云:白大眾,安居已过一日,餘有八十九日在。当勤精进,谨慎莫放逸...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安居竟所施之叁衣,施主有事故,不得待竟日,於其以前施与安居僧者。安居竟十日已前许受之。捨堕罪中有过前受施衣过后畜戒。见行事钞中二。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比丘於安居中依父母之病缘或自己无已之事缘,要外出时,行其作法以受暇日,名曰受日。其法以七日為程度,七日尽,尚要受日者,则改受之。见行事钞上四之二。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七月十五日(旧律)或八月十五日(新律),解夏安居之制也,又曰解制。此日行所谓自恣法。佛说解夏经,佛说受新岁经,佛说新岁经,说其法。岁华纪丽曰:「眾僧解夏。」禪苑清规解夏曰:「七月十四日晚,念诵煎汤,来日昇堂,人事巡寮煎点,同结夏之仪。」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又云夏腊。自四自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一夏九旬之安居既竟,即為比丘一法腊。如言法岁几何等?释氏要览曰:「夏腊即释氏法岁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