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江苏丹徒县金山上。旧名泽心寺。又名龙游寺。通名金山寺。清圣祖南巡始改江天寺。宋僧了元居此。苏軾来访了元。曾留玉带於寺内。至今尚存。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见[岫云寺]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北魏献文帝建之。在长安之北臺。塔七级,高叁十丈。见稽古史略二。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唐代州五臺山之别峰有清凉寺,华严之澄观住之。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在于闐国。魏书于闐传曰:「于闐西五里,有比摩寺。云是老子化胡成佛之所。」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姚兴於长安寺建四个大寺,第一大寺名草堂寺。即罗什译场草堂所在之处。唐昭宗重建之。佛祖统纪五十叁曰:「昭宗勅罗什译经处,重建草堂寺。」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总称一向专学大乘不兼小乘之寺。非一寺之名。见大藏日本撰述部之显戒论。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禪寺也。本称為前寺。普陀山志叁曰:「在白华顶南灵鷲峰下,歷代废兴不一,明万歷叁十叁年勅建,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禪寺。国朝康熙四年乙巳夏,遭红毛寇劫掠焚燬,大殿犹巍然独存。叁十八年南巡,御题普济群灵额赐前寺,遂改今名。」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比丘尼所住之寺也。世亲传曰:「於阿输闍国起叁寺,一比丘尼寺,二萨婆多部寺,叁大乘寺。」我国西晋建兴中,尼净检等於洛阳城西,创建竹林寺,是為尼寺之始。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总称一向专学小乘不兼大乘之寺。非一寺之名。见大藏日本撰述部之显戒论。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寺為隋开皇时所建。智者大师示寂於此。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在今陕西扶风县北二十里崇正镇。即唐宪宗迎佛骨之处。见清一统志。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如天童有玲瓏严王印。日本禪剎皆有其寺之印。住持之人不得私用之。所谓入寺式之视篆者,即视此印也。见象器笺十九。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在河南洛阳县东故洛阳城西。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马驮经而来。舍於鸿臚寺。遂取寺為名。创置白马寺。此僧寺之始也。唐垂拱宋淳化元至顺明洪武间,俱重修。洛阳伽蓝记曰:「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叁里,御道南。帝梦金人,长丈六,项皆日月...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茶香室丛钞曰:水经泗水篇注云: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据此,则龙华寺,实中国第一佛寺矣。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