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 条搜索结果

叁惑

见思尘沙无明叁惑融鎔於一之意。又曰同体叁惑。止观辅行六之叁所谓「见思尚乃即是法性,岂有尘沙在见思外,岂有无明在二观后,叁惑既即,叁观必融。」是也。盖在别教,此叁惑,其体各别,次第為隔歷叁观所破。而圆教则不然,唯就一惑之义用,有麤中细之别边,且不过分叁惑。即迷...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10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谓万有之实体真如也。止观五上曰:「一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不為他所夺,谓之一。止观四下曰:「一者,修此法时,一专志,更不餘缘。」探玄记叁曰:「一者,无异念故。」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言一念者,信无二,故曰一念。是名一,一则清净报土真因也...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9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陀罗尼经

二卷,赵宋施护译。佛在覩史多天说法,时有忉利天之摩尼藏无垢天子,得炬口天药叉警告,七日后必死。惶怖求救於帝释,帝释伴彼见佛,佛為说此咒。与尊胜陀罗尼之缘起略同。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诸佛印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子!有陀罗尼,名佛印,恒河沙等如来所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得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印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道人

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叁世诸佛,不如供养一无道人。」圣财集下曰:「叁世佛者始觉之佛,如叁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於有相之而供养,故限於佛而不通於凡,限於应身而不通於法身,未达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佛,与[佛]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无道人者,无...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加意根而為七。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四种

一、肉团,肉团者,即父母所生血肉之团,状似莲华开合,乃意识所依之处也。 二、缘虑,缘虑者,即缘持思虑之,此通第八识而言,谓眼缘色乃至第八缘根身种子器世间故也。(通第八识者,此缘虑以第八藏识为体故也。根身者,根即眼等诸根,身即色身也。种子者,即善恶...

《三藏法数》 / 226字 / 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一切佛

一切徧智印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9字 / 8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叁十七尊

金刚顶瑜伽略述叁十七尊要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制般若经序

二仪久判,万物备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法其法也。三纲五常以示天下,亦以五刑辅弼之。有等凶顽不循教者,往往有趋火赴渊之为,终不自省。是凶顽者,非特中国有之,尽天下莫不亦然。俄西域生佛,号曰释迦,其为佛也,行深愿重,始终不二。于是出世间脱苦趣为其效也,仁慈忍辱务明...

《般若波罗蜜多经》 / 678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一境四

同一之境由见之者不同而生差违也。又名一水四见。唐译摄大乘论释第四,有「谓於饿鬼自业变异,增上力故,所见江河,皆悉充满脓血等处,鱼等傍生,即见舍宅游从道路,天见种种宝庄严地,人见是处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虚空无边处定,即於是处唯见虚空」云云。大明叁藏法数第十八...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六通之一。具名知他通,又曰他智通,知他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智也。般若经曰:「叁他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离贪瞋痴等。乃知聚,小,寂静不寂静,解脱不解脱,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謁华...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菩提

菩提旧译為道,求真道之曰菩提。新译曰觉,求正觉之曰菩提。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转倒事理之妄也。楞严经十曰:「各以所爱先习迷而自休息。」大日经一曰:「云何迷?谓所执异,所思异。」大乘入道章下曰:「迷不悟,一行尚不能依。」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般若波罗蜜多经序

夫法性无边,岂藉之所度;真如非相,讵假言之所诠。是故众生浩浩无穷,法海茫茫何极。若也广寻文义,犹如镜里求形,更乃息念观空,又似日中逃影。兹经喻如大地,何物不从地之所生,诸佛唯指一,何法不因之所立。但了地,故号总持,悟法无生,名为妙觉。一念超越,岂在繁论...

《般若波罗蜜多经》 / 117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