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条搜索结果

辱波罗蜜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中央左第叁位,十波罗蜜菩萨之一。主叁,梵号乞叉底波罗蜜多,密号帝利金刚。肉色,着羯磨衣,左持漉水囊,右立无名小二指,餘屈,為刀印,坐赤莲上。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无生法

略云无生。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於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宝积经二十六曰:「无生法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故。」註维摩经一曰:「肇曰:无生,同上不起法,法即慧性耳。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仁王经所说菩萨之位。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深法

甚深之法也,法有叁等种种浅深差别。无量寿经上曰:「其闻音者,得深法,住不退转。」又曰:「心以法缘一切皆得甚深法住不退转。」见[]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叁法

见[叁]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安心耐也。止观七之四曰:「安者,能成道事。」叁藏法数叁十七曰:「安即不动,耐。」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仁王经所说。一伏,别教菩萨,於十住十行十迴向叁贤间,未断烦恼种子,而制伏之不使起之位也。二信,於初地至叁地间,既见法性而得正信之位也。叁顺,於四地至六地间顺菩提道而趣向无生果之位也。四无生,於七地至九地间悟入诸法无生理之位也。五寂灭,於第十地及妙觉间...

《佛学大辞典》 / 321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叁法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辱地

有生法之二。生者,有情瞋骂捶打等之凌辱也。法者,寒热风雨飢渴老病等之非情祸害也。於此二法能安然不动,故名辱地。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菩萨摩訶萨,住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德之深广似水。大集经四十七曰:「辱如大地,水常盈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闻名得

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叁十四。使闻弥陀名者皆得无生法悟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眾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之一。眾生也。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苦类

苦类智之略。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為。即施於所观之法而许也。依此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决定,谓之法智。故為断惑之位,属於因,智為证理之位,属於果。小乘之见道信欲界苦諦之理,谓之苦法,乃至信道諦之理,谓之道法。又大乘之菩萨於初地之见道信无生之理,谓之...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信,别教之菩萨於十住位中信一切心皆悉空寂,能於空法可信证,故名為信。二法,於十行位中修习假观,知一切法空无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以化诸眾生,於假法中可信证,故名為法。叁修,於十迴向位中修习中观,知一切法事理和融,於中道可信证,故名為修。四正...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