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条搜索结果

大忿怒金刚童子诵瑜伽法

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怒俱摩罗金刚诵瑜伽仪轨法之异名。说金刚童子之修法。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佛说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诵仪轨

尔时世尊。为欲利益诸众生故。演说诸佛相应大教。佛言若阿阇梨及与行人。为欲修行菩提分法及种种成就者。当于观自在菩萨法而修习之。若修此法先求静处。依于仪轨专心不懈。修其先行令得精熟。然后依法作其观想及诵吽字。择地结界作法遣魔已。乃于彼处敷草而坐。时持诵人。将欲运心...

《佛说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诵仪轨》 / 3524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佛叁味六譬

一如阎浮檀那紫金,二如王之宝印,叁如如意珠,四如秘咒,五如力士之髻珠,六如金刚山。见观佛叁昧经十,往生要集下末。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五停四

五停心观与四处也。法华玄义叁曰:「五停四者,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观,观能翻邪,定能制乱。」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总相

新译家谓之总相住。小乘叁贤之第叁,一切之有漏法,於总相观為苦空无常无我也。是非别别观四处后则不能也。见[四处观]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梵语瞿醯。译曰诵。意口诵佛名及经咒也。普贤观行记曰:「在心曰,发言曰诵,言由於心故曰诵。」盂兰盆经疏记上曰:「诵即通佛名经咒。」演密钞曰:「梵语瞿醯,此云诵。」 又禪林之诵,称十佛名。每月叁八日於僧堂有诵式,又每日斋粥二时有诵,皆称十佛名。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诵仪轨卷下

善护尊者造 南无药师琉璃光王如来 南无归依供养婆伽梵如来应正等觉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佛(如是七遍)。 次申供养等 今对诸佛诸大菩萨圣众面前。若闻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佛名号。正思惟称扬圣号。恭敬供养礼拜七遍威神之力。亦如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所发最胜微妙上愿。惟愿我等...

《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诵仪轨》 / 大元三藏沙门沙啰巴奉诏译 / 6269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十界一心平等大

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之十界,皆為吾人一心之所作,故其体平等,无有差别。观此平等之理谓之十界一心平等大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叁种四

见[四处]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佛说阿那律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誓牧山求师树下。贤者阿那律,在彼禅空泽中坐思惟言:“道法少欲,多欲非道;道法知足,无厌非道;道法隐处,乐众非道;道法精进,懈怠非道;道法制心,放荡非道;道法定意,多非道;道法智慧,愚闇非道。” 佛以圣心逆知其意,譬如力士屈申臂顷飞到其前...

《阿那律八经》 / 后汉西域三藏支曜译 / 1725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药师如来诵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印诵法

一卷,唐不空译,以一印而成办种种作法之诵法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观自在多罗瑜伽诵法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诵法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诵略仪

一卷,唐不空译。说千手陀罗尼之诵法。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

观像

四种佛之一。观阿弥陀佛化身之形像於心也。见普贤行观记,叁藏法数十七。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