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条搜索结果

阿迦尼吒

巴利语Akaniṭṭha,又作阿迦腻吒,阿迦抳。梵语曰阿迦尼瑟吒Akaniṣṭha,又作阿迦尼沙吒,阿迦尼师吒,阿迦抳瑟。略曰尼师吒,尼吒,或二吒。译言色究竟。色界十八天中之最上天名。慧苑音义上曰:「阿迦尼吒,具云阿迦尼瑟吒。阿迦,云色。尼瑟吒,云究竟。谓色界十八天中,此最...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1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欢喜天

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着,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天。梵名誐那鉢底Gaṇa ati,就其形而谓之毘那夜迦Vināyaka,象鼻天。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8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形像

阿地瞿多译之摩利支天经(陀罗尼集经十)曰:「若人欲得供养摩利支天者,应用金若银若赤铜若白檀若赤檀等,随力所办,作魔利支天像。其作像法,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当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如维摩詰前天女把,於当中作西国卐字。字如佛胸上卐字,字四曲内各...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阿迦尼吒

Akaniṣṭha,天名。旧称阿迦贰吒,阿迦尼吒,阿迦尼沙託。新称阿迦尼瑟吒,阿迦尼瑟。阿迦尼瑟揥。译曰色究竟。此天者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云质碍究竟,色究竟天。又名有顶天。过此则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矣。法华经序品曰:「下至阿鼻地狱,...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婆私吒

又作婆私瑟。婆罗门名。此婆罗门之母丧六子而狂乱,露形驰走,见世尊而还本心,受叁归戒(杂阿含经叁十四,经律异相二十叁)。俱舍论十五曰:「愁毒缠坏。心遂发狂。如婆私等。」俱舍光记十五曰:「婆沙一百二十六曰:如契经说。婆私瑟婆罗门女丧六子故。心发狂乱。露形驰走。...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五种不男

不成完全之男性者有五人。有新旧两解。旧译家之解:一、生不男,生来男根不发育者。二、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如阉竪。玄应音义十四曰:「犍又作[打-丁+虔][利-禾+虔]二形,同居言切,字书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叁、妒不男,因见他之婬,方有妒心,而根勃发者。四、变不...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佛陀

Buddhasanta,叁藏法师名。译曰觉定。见续高僧传一。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多罗掌

切叶末以其本為者。瑜伽伦记七上曰:「多罗掌者,西方有一树,叶状似棕櫚,截去叶头,但留其掌,亦得凉。」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寂静相应真言

底迦法相应之真言也。大日经疏七曰:「若真言中有纳磨(是归命意),莎缚訶等字,当知是修叁摩地寂静相应真言也。」要略念诵经曰:「所谓初安唵字,后称所方言莎缚訶名底訶也。」此中纳磨与唵之相违,胎藏界為纳磨,金刚界為唵。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羼提罗

Śaṇḍha,一作提罗。新称曰。译曰石女。不具男女根者。胜鬘宝窟上本曰:「依外国语四名相滥:一名旃提罗Saṇḍila,此云奄人。二提罗Śaṇḍhilā,此云石女。叁旃陀罗Caṇḍāla,此云杀狗人。四旃荼罗Candra,此名為月。」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成满一切诸愿真言

五种护磨法中总称增益法,成就延命法自他福寿诸愿之真言也。大日经疏七曰:「或有多Śānta(是寂义),微戍陀Viśuddha(是清净义)等字,当知是成满一切诸愿真言。」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贫女一灯

阿闍世王授决经曰:「阿闍世王,请佛饭食已,佛还祇洹。王与祇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更復有所宜。祇婆曰:惟多燃灯。於是王乃勅使具百斛麻油膏,自宫门至祇洹精舍。时有贫穷老母常有至心欲供养佛,而无资财。见王作此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两钱,因至麻油家买膏。膏主曰:母大...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须延头

又作须多。佛名。译曰甚净。见玄应音义叁。梵Suyantu。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惮哆家瑟诧

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寄归传一曰:「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為齿,家瑟诧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玄应音义十五曰:「弹多抳瑟,弹多此云齿,抳瑟此云木,谓齿木也。」梵语杂名曰:「娜哆家瑟哆。」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五阐提罗

又作五提罗。有沙门五人死堕地狱。后生人间而為阐提罗。参照提罗条。(CBETA註:疑為参照[五提罗]条)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