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条搜索结果

二十五

开叁界為二十五。欲界十四,四恶趣四洲六欲天也。色界,四禪天及初禪中之大梵天,并第四禪中之净居天与无想天也。无色界,四空处是也。通叁界而二十五之果报,名二十五。辅行二曰:「二十五,总為颂曰:四域(即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王,四禪四无色,...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9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又云七生。人界之七生与欲天之七生,合而云七。故开之则為十四生,而各,故為二十八。预流果之圣者,欲界九品之修惑祇润生七即二十八生,更不受第八(即二十九),见[润生]条。 又一地狱。二傍生。即畜生也。叁饿鬼。四天。五人。六业。七中。...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一切

具名说一切部。梵名萨婆多。小乘宗之名。二十部之一。见[说一切部]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一心约教

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无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无染无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

《三藏法数》 / 185字 / 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海印叁昧十义

海印是喻。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从喻立称,故名海印叁昧。谓大海澄渟,湛然不动,万象皆现,如印印物。如来智海,清净湛然,一切众生心念根欲,悉在如来叁昧智中,犹海现像也。 一、无心能现,谓如来叁昧法性平等,离诸名相,不加功用,而能显现一切诸相,是名无心能现。 二、...

《三藏法数》 / 440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圣种性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叁千门颂

宋陈瓘撰。明真觉略解一卷。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一法若

「僧问古德:一法若,毘卢堕在凡夫;万法若无。普贤失其体界;去此二途,请师速道。」见会元十七,葛藤集下。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一人

谓寂然不动自证独悟之佛也。与赵州所谓屋里之真佛同。圆智禪师问石霜和尚曰:一人无出入息,速道将来。霜曰:不道。圆曰:因何不道?霜曰:不将来。又问鲁祖:出息不涉眾缘,入息不居阴界,住此意时如何?祖曰:一人无出入气息。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习种性十住菩萨

此是内凡下品叁贤初位。一发心住。始从凡境发无上道心。历奉众圣广多闻慧。始入空界住性位。由彼发心而得此住。二治地住。更起胜解净治八万四千法门。离诸尘秽。心地清显。叁修行住。善观诸法对治之门。慧照逾明解心涉境修种觉故。曰修行住。四生贵住。理解胜还生在真如法性理寂种...

《法门名义集》 / 270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二十五

四恶趣(为四)四天下天(并前为八)六欲天(并前为十四)梵天(并前为十五)无想天(并前十六)五净居天(并前十七)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等(并前合二十一)无色界四天。是名二十五

《法门名义集》 / 83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道种性十回向

亦名解行地。叁贤位之内凡之上品。一救护一切众生相回向。菩萨摄无为众生不合住空。摄为众生不令着俗。皆回邪倒而向正道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者不坏回向。为所不碍。回无为而向为。则无为所不俱。无俱通。则行成莫毁故。曰不坏回向。叁等一切佛回向。若行...

《法门名义集》 / 452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就十八界分别叁种之对:一障碍对,二境界对。叁所缘对。对者碍之义。碍二种:一障碍之义,二拘碍之义。障碍之义者,第一之障碍对也。以五根五境之小色為体。此十色互相障碍,如手之碍手,石之碍石,故名障碍,障碍即对也。拘碍之义者,第二之境界对,与第叁之所缘...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因果不亡曰,谓由身口意所作善恶之因,能招六趣生死之果。因果相续,故名七。(六趣者,天趣、人趣、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一、地狱(亦名不可),地狱者,此狱在地之下也。谓众生由过去恶逆之因,感现在地狱之果,因果不亡,故名地狱。 二、畜生...

《三藏法数》 / 371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