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条搜索结果

宗名。说一切部之略,小乘宗之一,梵名萨婆多。為无為之一切法,尽立為实,故云说一切部。佛灭后叁百年之初,於上座部中分立。见宗轮论述记。巴Sabbatthivāda,梵Sarvāstivāda。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一切

作為造作之一切因缘所生者。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者,叁界之果报。流者,四种之惑。叁界之果报实,故云。四种之惑使人漂没叁界之生死海,故云流。四流者:一见流、二欲流、叁流(与今之流异)、四无明流也。止观一下曰:「横截死海,超度流。」辅行一之四曰:「谓叁,流谓四流。於此叁处,因果不亡,故名為。為...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想天

天处中,除无想天与非想非非想天,其餘尽為想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顶天

见[顶]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去来实

外道十六宗之一。计过去未来亦如现在实之外道一派也。法苑义林章第一所谓:「去来实宗者,去来世,犹如现在,实非假」是也。為胜论及时计外道之所计者。又小乘佛教中,如说一切部宗亦為此说。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依福业

依他苦而行施,以成福业,七种,名曰七依福业:一施於客人,二施於行人,叁施於病人,四施於侍病之人,五以园林施於诸寺等,六以常食施於眾僧,七应寒风热等之时,施随时之饮食衣服等。见俱舍论十八。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漏四种过失

漏者,谓漏落叁界生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不寂静过失,谓诸众生,随逐根尘,起诸妄想,颠倒散乱,而无禅定之功,不能断惑证果,是为不寂静过失。 二、内外变异过失,谓诸众生,由内心乱想,外境迁流,心境相应,更互变异,所谓心随境起,境逐心生,...

《三藏法数》 / 219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古来实

外道十六宗之一。谓过去及未来為实而非假。胜论,时计之二外道也。义林章一曰:「去来实宗,谓胜论外道及时计外道等,亦作此计。去来世,犹如现在,实非假,虽通小乘,今取外道。」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指叁界之生死而言。者果报之事(果报实,故云),海者譬生死之无边。宝积经曰:「生死海,苦哉痛哉。」俱舍论一曰:「由惑世间漂海。」颂疏界品一曰:「由烦恼惑,令情世间漂在叁死海中。」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器世间说法叁义

一、约通力说,约,犹依也。谓佛以神通力,令诸世间无情之物,皆能说法,故名约通力说。 二、约融通说,谓依报之土,正报之身,性本融通,身既说法,土亦能说;即一说一切说,故名约融通说。 叁、约显理说,谓菩萨触对诸境,皆能了知。如对色即显质碍、缘生、无常等义;触类成...

《三藏法数》 / 124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二种

一、实物,谓五蕴等法成身,即是实之物,故名实物。(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施设,谓世间之人,各各随业受报,因假父母遗体,便即施设,而男女之名,故名施设

《三藏法数》 / 86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佛说未曾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尊者阿难。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正念乞食。见一处新作大舍重阁高显。户牖雕饰墙壁严整。无风尘障隔寒暑。尊者阿难。见已即作是念。若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严丽之舍布施四方众僧。若如来般涅槃后。复善男...

《佛说未曾经》 / 后汉失译人名出古旧录 / 1290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曰妙。以对於非空之空而曰真空也。业疏济缘记一上曰:「是知妙则一毫不立,真空则因果歷然。」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叁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果谓之。叁者,叁界之生死也。一欲。欲界之生死也。二色。色界之生死也。叁无色。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叁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叁爱着心。」颂疏界品一曰:「名叁者,欲、色、无色。」遁麟记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