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条搜索结果

阿难之七。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国清寺

在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山有叁寺,在顶曰福林,在腰曰国清,在麓曰修禪。国清具名景德国清寺。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勅為智顗禪师所创建。初智顗巖崖万重,侧有沧海,渺无涯际,泓澄在其下。一僧来伸手导顗登山,觉后语门人,皆答以会稽天台山。因而陈大建七年,遂入此山,隋开皇...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1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戒贤

天竺摩竭陀国,那烂陀寺之住僧。护法菩萨之弟子,玄奘叁藏之师。梵名尸罗跛陀罗,Śīlabhadra(西域记八作尸罗跛陀罗慈恩寺传十作尸罗跛陀),师為叁摩咀吒国王族,婆罗门种也,少好学,有风操,游诸印度。求询明哲,至摩竭陀国,那烂陀僧伽蓝,遇护法菩萨,闻法信悟,而请出家,既...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0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白象

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大辞典》 / 379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叁人婬女

佛在世有叁人為伯仲季,闻毗耶离国有婬女,名菴罗婆利。舍婆提国有婬女,名须蔓那。王舍城有婬女,名优鉢罗槃那。叁人各闻彼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染着於心,便於中与彼从事。觉已,心念彼不来,我亦不往,而婬事得办,因此悟一切诸法皆如是耶。於是到颰陀婆罗菩萨所而问是事。...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8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讫栗枳王之十与不梨先泥(波斯匿)王之十也。见[]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天鼓

忉利天之善法堂,有鼓,不击而自发妙音者。唐华严经十五曰:「忉利天中有天鼓,从天业报而生得。知诸天眾放逸时,空中自然出此音。一切五欲悉无常,如水聚沫性虚偽。诸有如如阳焰,亦如浮云水中月。(中略)叁十叁天闻此音,悉共昇善法堂。帝释為说微妙法,咸令顺寂除贪爱。」法...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智旭

名智旭,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从所居而曰灵峰。父岐仲,持白衣观音咒祈子,母金氏,大士抱子授之而生,时明万歷二十七年五月叁日也。初学儒,以圣学自任,作闢佛论数十篇。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录叙及竹窗随笔,取论焚之。二十岁丧父,读地藏本愿经发出世之心,日诵佛名。居叁...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畾/(冗-几+互))*毛]

频婆娑罗王见一[(畾/(冗-几+互))毛]分為十八片。佛记為灭后十八分派之兆。见频婆娑罗条。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十种

波斯匿王之也。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四大不和,谓或山崩,或自身飞腾虚空,或见虎狼及贼追逐,此因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心神散逸,故有此,是名四大不和。 二、先见,谓日间先见男女苦乐等境,夜则随,犹如日间所见,是名先见。 叁、天人,谓若人修善,乃感天人为现善,令其善根增长;若...

《三藏法数》 / 193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无明习气,谓由无明烦恼积习气分覆蔽真如之性,无所明了,以致心神颠倒,形于想也。 二、善恶先征,谓人凡有善恶吉凶之事,必先形于寐,以为征验也。 叁、四大偏增,谓人由地水火风四大而成于身,若地大增,身则沉重;水大增,身则浮肿;火大增,身则状热;风大增...

《三藏法数》 / 172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腊八粥

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见天中记。又清嘉录卷十二曰:「案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初八日為腊日。魏臺访议汉以戌腊,魏以丑腊,以腊非定以初八日也。又西域诸国志云:天竺国十二月十六日為腊,而唐书历志以十二月為腊月,故八日為腊八。吴自牧书...

《佛学大辞典》 / 567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四种意识

四种意识,不出叁境:一、性境,二、带质境,叁、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缘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相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不与五识同缘,而独缘法尘,谓缘过去未来变现之相,或缘空华水月等相,...

《三藏法数》 / 327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行般若

舍利弗问须菩提:「若菩萨摩訶萨於中入叁叁昧空无相无作叁昧,寧於般若波罗蜜有益耶?」须菩提报舍利弗:「若菩萨於昼日入叁叁昧,则於般若波罗蜜有益,夜中亦当有益。何以故?昼夜中,等而无异。」见大品般若经行品,智度论七十五。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