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条搜索结果

心迷法华转

六祖坛经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是言开悟心性者,能运转利用法华。迷惑心性者,為法华所运转利用。即成主从之别。盖释迦之说法华,是运转利用法华而济度眾生也。眾生之听法华,是為法华所运转利用而被济度也。楞严经曰:「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凡夫被转物,菩萨能转物,如是...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十普门

菩萨以圆融中道之妙观,通入常住之实际理地,故立此立此十门。一、慈悲普,菩萨於一念中,徧观十界之善恶苦乐,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使眾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二、弘誓普,菩萨於四諦之境,发弘誓愿,若见苦諦逼迫楚毒之相,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见集諦迷惑...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爱海

爱欲之海。欲之深如海也。八十华严经七十八曰:「爱欲海,我慢山。」止观五之四曰:「摧邪山,竭爱海。」教行信证叁末曰:「沈没於爱欲广海,迷惑於名利大山。」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蒙惑

愚蒙迷惑也。维摩经序曰:「济蒙惑则以慈悲為首。」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法桥

大法能使人渡生死之大河,譬如桥也。长阿含经二曰:「佛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举,一切渡天人。」华严经十叁曰:「眾生无知不见本,迷惑痴狂险难中,佛哀愍彼建法桥。」涅槃经十九曰:「法船欲沈,法桥欲坏。」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迷情

迷惑转倒之情念也。凡夫不能认识万有之实相,执有為无,计虚妄之假相為有,妄念不绝也。转变无常不可依,譬如梦。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叁自性

一、遍计自性,谓众生迷惑,不了诸法本空,妄于我身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故名遍计自性。 二、依他自性,谓所有诸法,皆依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唯是虚妄,故名依他自性。 叁、圆成自性,谓真如自性,不迁不变,圆满成就,故名圆成自性。

《三藏法数》 / 111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凡夫

梵语波罗,旧曰凡夫,新曰异生。对圣者之称。谓无些少之断惑证理者。凡者常也。又,非一也,凡常而遮类多,故云凡夫。梵网经上曰:「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觉,号為卢舍那。」法华经曰:「凡夫浅识,深着五欲。」大威德陀罗尼经曰:「於生死迷惑流...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迷惑

俱舍谓之背上使。谓见道所断十惑中贪瞋痴慢之四惑也。是不直缘諦理,缘五见等见惑而起之惑也。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九种大禪

九种之大乘禪也。此為不共於外道二乘而菩萨所修之禪定:一、自性禪,二、一切禪,叁、难禪,四、一切门禪,五、善人禪,六、一切行禪,七、除烦恼禪,八、此世他世乐禪,九、清净净禪是也。原出於菩萨地持经第六方便处忍品,為羼提波罗蜜中之分类,名為自性忍乃至清净忍,天台於法...

《佛学大辞典》 / 1519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名利

名誉与利益也。法华经序品曰:「贪着於名利,求名利无厌。」新译仁王经下曰:「恶比丘為求名利不依我国。」起信论曰:「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教行信证末曰:「沈没於爱欲广海,迷惑於名利大山。」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七垢

一、欲垢,欲,即希求之义。垢者,尘也,污也。谓人于诸所有功德,不求他知;若欲令他知,我成就如是功德,是名欲垢。 二、见垢,见者,执着分别也。谓人于诸所有功德,无执着分别之见;若生执着,是名见垢。 叁、疑垢,疑者,迷惑不了也。谓人于诸所有功德,若或疑惑为功德耶...

《三藏法数》 / 322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有漏世界

即[叁界]。為一切迷惑眾生之住处。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迷惑

谬於事理云迷,不明事理云惑。唐华严经五曰:「观佛神通境界无迷惑。」法华经方便品曰:「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教行信证叁末曰:「沈没於爱欲广海,迷惑名利之大山。」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五番相对

净土宗判正行与杂行之得失者。选择本愿念佛集卷上,所谓「正杂二行,有五番相对:一亲疏对,二近远对,叁有间无间对,四不回向回向对,五纯杂对。」是也。亲疏对者,修正行者,其行体繫在弥陀,与彼佛甚亲昵,彼此叁业,互不捨离,故名為亲,修杂行者,其行体不繫於弥陀,彼此叁业...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迷惑

谓见道所断十惑中,疑与五见之六惑也。以是為亲迷諦理之惑也。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愚痴

叁毒之一。梵曰慕何Moha,译曰痴。心性闇昧,无通达事理之智明也。与[无明]同。瑜伽论八十六曰:「痴异名者,亦名无智,亦名无见,亦名非现观,亦名惛昧,亦名愚痴,亦名无明,亦名黑闇。」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迷惑之性,立之為痴。若迷一切事理,无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诸邪行,...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所缘缘

唯识宗所立所缘缘之一。以名间接所缘之境。即对於相分之本质也。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迷岸

谓入於迷惑之路也。梁简文帝文曰:「是以背流知反,迷岸识归。」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群迷

许多迷惑之眾生也。观经玄义分曰:「群迷性隔,乐欲不同。」大日经疏二曰:「十方叁世诸佛唯有此一门,诱进群迷出於火宅。」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邪倒见

邪僻颠倒之恶见也。药师经曰:「愚痴迷惑信邪倒见。」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迷惑

俱舍谓之背上使。谓见道所断十惑中贪瞋痴慢之四惑也。是不直缘諦理,缘五见等见惑而起之惑也。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理惑

对於事惑而言。我见边见等见惑,迷惑於四諦之理,谓之理惑。贪瞋等思惑,迷惑於世间之事相,谓之事惑(就藏通二教而论)。又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使不显发,谓之理惑。见思之惑,能覆空寂之理,尘沙之惑,能障化导之事相,谓之事惑(就别圆二教而论)。见玄义释籤六。...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间隔

谓无始之间隔,一念之间隔等。乃真言宗之用语,根本无明之异名,不达法界平等之理而执差别之妄念也。由此差别之妄念而起贪瞋等之烦恼,造诸恶业,轮迴於生死。一切生死之根本皆在此一念之间隔。此妄情為凡夫之自性,由无始而相续,故云无始之间隔。菩提心论有此名,起信论谓之根本...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同体之惑

谓根本无明。是為真如自体之迷惑,故名同体之惑,如波与水同体。法华玄义五曰:「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地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惑着

贪爱之心迷惑於所对之境执着而不离也。止观七曰:「若缘女色沈湎在怀,惑着不离,当用不净观為治。」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烂脱

一行之大日经疏,文句前后,义理不连续,是名烂脱。此不依师,则难读,藉免破法因缘之善巧方便也。大日经疏十八曰:「前说真言品即令说之。何故不说,至此方说耶?為迷彼寻经文人也。佛具大悲,何不显说而迷惑眾生耶?答曰:非有吝也。但谓世间有诸论师,自以利根分别者,智力说诸...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见颠倒

叁颠倒之一。眼识见外境,颠倒虚幻而為实有,以生种种之迷惑也。见宗镜录四十二。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贵己等佛

具高慢之心,以己為贵,有等於佛之思也。约理言之,虽為生佛一如,然迷悟因果悬隔,起与[佛]同等之见,必至慢举而实修焉。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禪林之语。生為未熟之义。疏為疏荒之义。言居动之麤野也。见象器笺十五。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疏通经论之文句而决择义理也。垂裕记一曰:「疏者,疏也,决也。疏通经文。决择佛旨。故曰疏也。」灵芝盂兰盆记上曰:「疏即训,谓决文义使无尘滞。」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曲法门

邪曲之法义使世人迷惑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心远离

二种远离之一。向自己之内界,而思惟远离不善迷惑也。」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背上使

见[迷惑]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