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条搜索结果

一、总,谓说世间一切有为之法,皆是无常,故名总。 二、别,谓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如地有坚,水有湿,火有热,风有动,各各不同,故名别

《三藏法数》 / 73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诸法一性殊,殊别之,由外可见,谓之法。维摩经佛国品曰:「善解法,知眾生根。」大乘义章二曰:「一切世諦有為无為,通名法。」 又法宗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浑然而现一,為无之意。智度论二十七曰:「一所谓无。」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菩萨

金光明经信菩萨疑释尊之寿命,不酬往昔之因位(仅八十寿命),因而四佛世尊,各说山斤,海滴,地尘,空界之一喻,以示释尊之长寿。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约位

,即生、住、异、灭也。此之四,乃是本觉心源,无明初起一念之,而有四种之别。以其细微难见,故约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从浅至深,次第觉了粗细分齐之以明之。此之四法,起则从生至灭,觉则从灭至生,故以灭、异、住、生而为次第也。 一、十信觉灭,十信...

《三藏法数》 / 509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身土二不

二不离者,谓身土二法,皆不离法性也。 一、法性属佛为法性身,谓佛了悟真如法性,复以法性为身,故名法性属佛为法性身。 二、法性属法为法性土,谓真如法性之理,譬如虚空,遍一切处,乃是法身所证之体,即为所依之土,故名法性属法,为法性土。

《三藏法数》 / 110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部律

四分律叁派之一。部之法礪。对南山之道宣,东塔之怀素而立一派,谓之部律。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旧名二识,出宗镜录) 一、所缘境,谓心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其显现于外,是名所缘境。 二、能缘识,谓眼识乃至意识,能缘六尘之境,其显现于内,是名能缘识。(眼识乃至意识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

《三藏法数》 / 115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一实

诸法实之一法印也。即对於叁法印而谓诸法实之一理也。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曰:「无量眾所尊,為说实印。」嘉祥疏四曰:「為人说於实,印定诸法。」叁藏法数四曰:「一实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也。印者信也,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理,印定其说,外...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解脱幢

袈裟之异名。袈裟為求解脱人所服,而不為邪所倾动,又条似佛塔之幢,故名。地藏十轮经四曰:「被殑伽沙佛解脱幢衣,於此起恶心,定堕无间狱。」释氏要览上曰:「又名幢,谓不為邪所倾故。」应法记曰:「条四围有同佛塔,故云幢。」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一实

一实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悉达太子二

梵语悉达,华言顿吉,即佛幼时之名也。二者,谓佛初生时,净饭王令师占之。师云:太子好,具有轮王及成佛之也。 一、轮王,轮王者,谓转轮圣王,亦具叁十二也。师言:太子具足是,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也。(叁十二者,足安平、千辐轮、...

《三藏法数》 / 343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在塔顶上之轮盖也。通常有九层,俗曰九轮。经律中,谓為轮轮,金剎,金幢,露盘等。寄归传四曰:「制底如小粟,上置轮,竿若细针。」见[轮]条。 又(杂名)观佛叁昧海经曰:「佛举足时,足下千辐轮。」谓足掌纹如千辐轮也。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宗之略。

《佛学大辞典》 / 6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僧之形。宋高僧传七曰:「一行所作通神,定僧之法王,人形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