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条搜索结果

大界外

言结界之外面。於界结之标石书此四字。自此表内為摄僧界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禪师

斥教区区闇於观道之禪师,谓為事禪师。止观七之四曰:「九意不与世间文字法师共,亦不与事禪师共。」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般若波罗蜜经

一卷,唐菩提流支译。与不空译之大乐金刚不空真实叁昧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同本。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菩萨七怜愍

一、无畏怜愍,谓菩萨于诸有情,以无畏力,起怜愍心,随顺众生身语意业,利益安乐,是名无畏怜愍。(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如理怜愍,理即法也。谓菩萨于诸有情,如法怜愍,利益一切,而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劝化有情,乖违于理,是名如理怜愍。...

《三藏法数》 / 324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佛说秘密经卷下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复于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本来无性法中。以寻求慧而请问言。世尊胜三摩地当云何修。 尔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赞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即说颂曰。 善哉金刚大萨埵 善哉金刚众妙宝 善哉金刚正法门 善哉金刚胜事业 善说此经秘密义 是即无上金刚乘...

《佛说秘密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3594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精进二种

一、世间精进,谓诸菩萨精进勇猛,勤修布施、持戒等诸福业,如是精进,依诸果报,依诸福业,有漏有取,是名世间精进。 二、出世间精进,谓诸菩萨勇猛精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除灭一切烦恼业苦。如是精进,无漏无取,无所依止,是名出世间精进。

《三藏法数》 / 107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乘通五逆

通於叁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叁、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轻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数僧眾,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使之废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闍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不退

九无学之一。又二十七贤圣之一。生来利根,所得之功德,悉无遗失。谓无学之圣者也。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又略曰共惑。对於自惑而言。即诸法缘共通之苦,空,无常,无我等而迷之,执苦為乐,空為有,无常為常,无我為我之烦恼也。俱舍论二十言:「二者共,谓见疑痴。」次:「所餘一切见疑无明去来未断,徧缚叁世。由此叁种是共惑,一切有情俱徧缚故。若现在世正缘境时,随其所应...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菩萨五种

一、怜愍,谓菩萨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众生,广行方便,饶益摄受,是为怜愍。 二、爱语,谓菩萨能于一切佛法,巧妙宣说,柔言软语,令诸众生,而得正信,是为爱语。 叁、勇健,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 四、开手,开手...

《三藏法数》 / 189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始生天有五种

一、光明覆身,谓人初生天时,光明覆身,身无衣服,心作是念,勿令他天,见我裸露,即于念时,他见有衣,而实无衣,是为第一。 二、欲见园林,谓人初生天时,已见天上所有之物,生希有心,而于园林等则未曾见,故欲见之,而遍观看,是为第二。 叁、见天女生惭,谓人...

《三藏法数》 / 218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应阿笈摩

四阿含之一,即杂阿含也。旧云杂阿含,新云应阿笈摩。经与伽他应之义。毘那耶杂事叁十九曰:「若经与伽他应者,此即名為应阿含摩,旧云杂者取义。」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诸法寂灭

诸法之实,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谓之寂灭。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法寂灭,不可以言宣。」又曰:「诸法从本来,常示寂灭。」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因果次第而不断绝也。有為法无一常住,世人但认因果连续為常住耳。俱舍论四曰:「何名续,谓因果性。」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身遍

一、法身如虚空遍,谓法性之身,本体周遍如太虚空,无有障碍,诸佛众生,平等具足,故名法身如虚空遍。 二、智身如日光遍,智身即自报之身也,谓究竟始觉之智,能遍破无明之暗,显发本有真身,譬如日光,无幽不烛,故名智身如日光遍。 叁、色身如日影遍,色身即应身也,谓究竟...

《三藏法数》 / 169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