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入僧伽中当守五种之规法。五分律曰:「佛言入眾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叁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餘事。」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叁人以上和合之比丘,梵云僧伽。译曰眾,眾僧為梵汉双举之目。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与[七眾]同。
《佛学大辞典》 /
7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叁无差别之一。见[叁无差别]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二忍之一。见[忍]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使有情得同等类似果报之因,名為眾同分。俱舍论十五曰:「弃捨眾同分。」谓人之死也。见[同分]条。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二种忍辱之一。
《佛学大辞典》 /
7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眾生本性,為真如法性,真如法性有不变随缘二义,其随缘故為眾生。眾生之本体即法身,故经曰:法身流转五道,名眾生。五教章中曰:「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眾生。」指事记曰:「不增不减经云:此法身过於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是华严经夜摩天宫品之文也,天台谓之叁法妙。密教之叁昧耶戒,以此叁平等為体。夫佛与眾生因果相违,而心则通於因果。对於佛与眾生為能变之体也。是以因果不二,能变所变一如,故曰是叁无差别。见[叁界唯一心]条。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总称法会时带梵唄散华等各职务参於一麻之僧眾。又作色眾。色為色目之义。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训示眾人也。六祖坛经曰:「佛示眾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為本。」诸录之示眾,此為最古。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四事不可思议之一。见[不可思议]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往生极乐者,化生於清净之莲华,具七种净法,是曰净华眾。愿生偈曰:「如来净华眾,正觉华化生。」见[七华]条。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又谓之接生戒,饶益有情戒。叁聚净戒之一。以摄一切眾生而饶益之為戒法者。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取我之心曰眾生垢。维摩经弟子品曰:「法无眾生,离眾生垢故。」慧远疏曰:「取我之心,名為眾生垢。」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