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条搜索结果

金缚法

亦云不动明王之金缚法。不动明王威力,如缚以金锁,令人身体不能动之法。底哩叁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曰:「又法欲禁他军阵眾令不动者,於自旌上画不动尊,四面四臂,身作黄色。上下出牙,作大忿怒瞋怖畏状,徧身火光作天兵势。行者以旌示彼军眾,復想圣者以羂索缚彼兵眾,即...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标帜

(一)利剑,此有二义:一、中智之义,密宗之中道,為诸法本不生,有(表)空(遮)不二,而有之边為本不生,空之边亦為本不生,故以本不生中道之剑為标帜。盖中道之智,不动於有之边,亦不动於空之边,故名不动尊。两部之辨事真言通用不动之深义在斯。二、降魔之义,魔者以无始之...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播捨

Pāśa,译曰羂索。梵语杂名曰:「羂索,播捨。」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业罥

善恶之业,缚人而繫於生死,故譬之羂索。正法念经十叁曰:「业羂所繫缚。」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阿牟伽皤赊

Amogha āśa,不空羂索观音之梵名。陀罗尼集经叁曰:「阿牟伽皤赊,唐云不空羂索。」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神足月

又曰神变月,正五九叁长斋月之异名也。此月,诸天以神足巡行四天下,故曰神足月或神变月。杂阿含经四十曰:「於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同四十一曰:「汝等诸瞿曇於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修功德不。」智度论十叁曰:「六日神足月,受持清净戒。」不空羂索神变真言...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形像

陀罗尼集经九大青面金刚咒法曰:「一身四手,左边上手把叁股叉,下手把棒。右边上手掌拈一轮,下手把羂索。其身青色,面大,张口,狗牙上出。眼赤如血而有叁眼,顶戴髑髏,头髮耸竪如火焰色。顶缠大蛇,两膊各有倒悬一龙,龙头相向。其像腰缠二大赤蛇,两脚腕上亦缠大赤蛇。所把棒...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阿波末利加

A aramārga,草名。又曰阿婆末唎,阿婆末迦,阿波麼罗誐。千手陀罗尼经曰:「阿波末利伽草,牛膝草也。」不空羂索经曰:「阿婆末迦。」梵语杂名曰:「阿波麼罗誐。」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塞迦

梵字。娑迦字印,悟解一切蕴聚体故。」是即以梵语塞健陀Skandha有积聚即蕴之义,故转释塞迦之字义者也。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业羂

善恶之业,缚人而繫於生死,故譬之羂索。正法念经十叁曰:「业羂所繫缚。」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阿泥底耶

Āditya,日天子之梵名。见不空羂索经四。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二种本尊

本尊叁昧品所说,字印形之本尊各立二种。字之二种者:一观字义,阿字是菩提心,故即向阿字观自性清净之菩提心也。二唱阿之声,唱之如铃鐸等之不绝也,又以此声调出入之息也。印形之二种者:一有形,形是青黄赤白等色,方圆叁角等形,屈伸坐立及所住处之类也。印谓所执之印,即刀轮...

《佛学大辞典》 / 501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又作印契,印相,契印等。用指头作种种之形,以為法德之标帜者。由小指次第数至大指,此為地水火风空之五大。又左手為定,右手為慧,以此左右十指為种种之印相。例如标火德而结火印,标水德而结水印等。菩提心论曰:「身密者,如结契印,召请圣眾是也。」大日经疏十叁曰:「此印者...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经轨

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叁十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不空羂索咒经一卷,隋闍那崛多译。不空羂索神咒神经,一卷,唐玄奘译。不空羂索咒心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已上四经皆前经之第一品也。又,佛说不空羂索陀罗尼仪轨经,...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