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之四分律宗所言。四分律之本位,虽為小乘,然与其餘之萨婆多律等异,有一分通於大乘者。求其义於本律,凡有五处。以此五处之义知分通大乘,谓之五义分通:一、沓婆厌无学,四分律叁明十叁僧残之无根谤戒,其中有阿罗汉,名沓婆摩罗子。在静处思惟,此身无常,生灭而不坚固,我...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因明宗法九过之一。即相违於现量所得之事实而立宗之过失也。如立宗而说声非所闻,声所闻之法,為与[耳识]同起之意识(五俱之意识也),现量所证知,若谓声非所闻,则与此现量之证知相违,故名现量相违。见因明大疏中本。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心识谓之有所缘,心识以外之物谓之无所缘。所缘者如眼识之於色,耳识之於声。心识攀缘寄託之境界也。总之,心识必有此所缘,故名有所缘。俱舍论二曰:「六识意界及法界摄诸心所法,名有所缘,能取境故。」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