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佛出家已后至成道為六年苦行也。因果经曰:「便前进伽闍山苦行林中。(中略)宜应六年苦行。」无量寿经上曰:「剃除鬚髮,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别有乐行六年之言,一义也。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因果经叁曰:「即於尼连禪河侧,静坐思惟,观眾生根。宜应六年苦行而以度之。思惟之已,便修苦行。於是诸天奉献麻米,太子為求正真道故,净心守戒,日食一麻一米。」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俱舍论九曰:「如诸离繫及婆罗门输婆多,般利伐罗多迦等。异类外道,受持种种露形,拔髮,杖乌鹿皮,持髻,涂灰,执叁杖,剪鬚髮等无义苦行。」百论上曰:「勒沙婆弟子,诵尼乾子经。言五热炙身,拔髮等受苦法,是名善法。又有诸师,行自饿法,投渊赴火,自坠高巖,寂默常立,持牛...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梵语Duṣkara-carya又Ta as,又常曰难行苦行,敢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也。主指佛法以外外道所教之行业。以苦行為出离解脱之道,此思想印度多行之者。观世尊六年苦行之事迹可知。至后世,佛教中之荒行亦云苦行。 又寺内之净人谓之苦行。传灯录(丰干章)曰:「本寺厨中,有二苦行:...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一、自饿外道,谓外道修行,不羡饮食,长忍饥虚,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自饿外道。 二、投渊外道,谓外道修行,寒入深渊,忍受冻苦,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投渊外道。 叁、赴火外道,谓外道修行,常热炙身,及熏鼻等,甘受热恼,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赴...
《三藏法数》 / 251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